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方法对5年来收治的10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病因以及出院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87例存在两种以上的病因,由唯一原因而致病者仅21例。头部影像学显示脑水肿75例,颅内出血34例,其中对90例出院患儿进行了1/2~1年的随访,48例轻度患儿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完全恢复,40例中度患儿中完全恢复28例,20例重度患儿中只有5例患儿完全康复,6例死亡,其余均有严重的后遗症且影像学多有脑出血表现。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疾病严重程度及诊治早晚与预后密切相关;在预防、诊断及治疗三个层面早期干预可降低此病的发生率、病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2.
选择性冠脉造影术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术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50例SCA术中发生VF病例的资料。结果:SCA术中,7例发生VF(均为右冠造影时),其中桡动脉造影5例;用5F Terumo TIG造影导管4例;三支冠脉病变2例、双支冠脉病变1例;右冠脉发育细小3例、导管进入窦房结动脉1例、导管插入过深2例;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造影剂滞留现象;5例患者发生VF前首先表现为冠脉内压力下降,2例无冠脉内压力下降。所有患者均1次电复律成功。结论:右冠细小、造影剂滞留、器材选择及操作不当是冠脉造影发生室颤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并避免之可防止VF发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后室壁瘤形成大小、左室大小、左心功能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证实并发室性心动过速21例归为室速组,其余为非室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特点、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两组间左房直径[(4.49±0.47)cm比(4.07±0.62)cm,P=0.040]、左室舒张末期直径[(6.34±0.80)cm比(5.77±0.76)cm,P=0.029]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5.18±1.01)cm比(4.33±0.94)cm,P=0.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其左室大小与室性心动过速有一定关系,而与室壁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PES,商品名TAXU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PES植入治疗的300例患者的即刻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300例患者共处理350处病变,植入支架355枚,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248处(70.9%),小管径支架(2.50~2.75 mm)94处(26.5%)、长支架(>20 mm)130处(36.6%);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随访250例(83.3%),平均随访6个月(1~15个月),8例(2.7%)患者有心绞痛样发作,其中2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支架再狭窄病变,1例于术后5个月发生心肌梗死,2例因非心源性因素死亡.结论PE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近期效果明显,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5.
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在临床上均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只是病因不同,对两的鉴别有时非常困难.本比较分析最终诊断为DCM和ICM共87患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尽量避免误诊和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77.
52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科急症,其病死率为8%~30%。其治疗学研究目前仍是神经科的一个重点临床课题。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多种。本文通过对52例SE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观察,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蛋白在婴儿痉挛症(infantil espasm,IS)患儿发作期和临床控制期脑脊液与血清中浓度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32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发作期与控制期脑脊液与血清中NSE、S100B蛋白浓度;28例同年龄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设为对照组。结果婴儿痉挛症发作期患儿脑脊液与血清中NSE、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临床控制期和对照纽(P〈0.01);S100B蛋白临床控制期脑脊液与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同期NSE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脑脊液与血清含量密切相关(P〈0.01)。结论痉挛发作可导致脑损伤,NSE、S100B蛋白水平各自在脑脊液和血清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NSE和S100B蛋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判断脑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和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为(77.50±11.76)分,高于对照组的(55.43±1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对脑出血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下肢DVT发生率,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