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8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医药卫生   596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报道特需病房实施夜间护理二线值班的实践体会。特需病房共有5个护理单元,病区呈立体结构。通过确立二线值班护士的资质条件,严格考核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选拔出9名护师担任首批上岗的二线值班人员。2006年10月起,每晚安排1名二线值班护士值班,值班时间为:19:00一次晨8:00,其中19:00—23:00为在班时间,23:00一次晨8:00在值班室休息待班,负责全科5个护理单元夜间护理的巡视、指导和监控,解决一线护士的护理疑难问题,重点对工作繁忙的护理单元进行技术指导并帮助工作。实施1年多以来,一线护士、医生对二线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100%,认为开展夜间护理二线值班有效地提高了夜间护理的工作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有效减轻了一线值班护士的压力,促进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之间协作,增强了护理团队精神,提高了护理骨干的自身价值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样神经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坏血酸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法鉴定胞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相关蛋白的表达;RT-PCR鉴定多巴胺神经元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及胞质中的多巴胺。结果诱导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表达多巴胺神经元相关蛋白: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蛋白和神经核蛋白;RT-PCR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表达多巴胺神经细胞相关基因TH、AADC;ELISA法检测到诱导后的上清及胞质中有多巴胺分泌。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3.
陈旭  王琳  李享宸  陈丽  周文  李俊如  李键  黄静  古荣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43-1447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地区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所有实验数据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2018-202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8 47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 509株,占64.97%,革兰氏阳性菌2 970株,占35.03%。分离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974株),其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达托霉素的敏感度较高,但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同时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36株。检出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 894株),其对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大于60%,对替加环素敏感,耐药性仅为0.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共1 071株(57.92%),检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272株(32.27%)。结论 相比2015-2017年该院耐药菌监测数据,该院2018-2020年临床检出耐药菌有所变化,但耐药问题仍然严峻,应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严格实行隔离消毒等措施。  相似文献   
54.
对1例癫痫性痉挛患儿采用促皮质素静脉给药时发生静脉外渗至局部皮肤坏死的案例进行解析。针对事件发生原因,制定并采取措施:静脉穿刺难度事前评估,优化临床监护,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以肌肉注射代替静脉滴注等,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5.
冯驰  许敬  陈丽  鲁力 《光明中医》2023,(10):1909-1912
目的 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及基于玄府理论(通玄化瘀汤)防治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在玄府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比较2组在青光眼发病率、病程、眼压、眼部胀痛症状方面的差异。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在控制眼压及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主要病因;基于玄府理论防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减少青光眼发生、控制眼压、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改善眼部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及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观察肉桂醛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并基于PTEN诱导假定激酶(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肉桂醛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治疗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糖尿病组36只,糖尿病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肉桂醛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与模型组创面常规消毒后予生理盐水,肉桂醛组创面局部外敷含4 μmol·L-1肉桂醛的聚乙二醇400(PEG 400)凝胶,贝复新组创面外敷贝复新凝胶,每日换药1次。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取干预后7、14 d大鼠创面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原纤维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腹腔注射STZ后,与空白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随机血糖值显著升高(P<0.01),均高于16.7 mmol·L-1,且在造模后一段时间持续保持高血糖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情况较差,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7 d,空白组创面已有鳞状上皮覆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仅创缘少量结痂,创面中大量炎细胞浸润,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干预后14 d,空白组创面肉芽组织成熟,愈合良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创面炎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出尚未完全消退,组织VEGF、胶原纤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肉桂醛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较好,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7 d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INK1、Parkin及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14 d组织VEGF、胶原纤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PINK1、Parkin、LC3Ⅱ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肉桂醛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上调创面愈合率,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增加VEGF、胶原纤维蛋白的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抑制炎症反应,增加血管新生和胶原合成,从而达到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探索条带特征,评估MSM人群确证时的疾病进展与免疫状况,为特定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确证实验,对确证为HIV-1阳性的219例MSM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全带和次全带占比50.2%.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外膜蛋白(env),反转录酶蛋白(pol)次之,核心蛋白(gag)除p24外检出率均较低.其中gp160、gp120、p24条带检出率为100%.p17带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递减,p17和gp41条带在未婚人群检出率均高于离异人群(P值均<0.05).CD4细胞<200/μl时,p55、p51、p17条带缺失率均较高.结论 MSM人群疾病进程较快,免疫功能受损较重,WB条带中gp160、gp120和p24条带有重要判断意义,应对此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和检测力度,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8.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慢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波  陈丽  武猛  郝建潮 《黑龙江医学》2001,25(8):590-590
目的 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后 ,心包填塞的诊断及治疗 ,从而为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更安全的保证。方法 对 18例心脏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心包填塞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 ,而且通过辅助检查 ,完全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日本产AS-500肺功能仪测定治疗前后的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和PEFR(最大呼气流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EV1%、PEFR均有显著改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PEFR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起效迅速、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0.
兴义地区97例健康吸烟者的血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烟龄、吸烟量的吸烟者的血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7例不同烟龄、吸烟量的吸烟者,年龄23-52岁,不吸烟者37例,年龄21-54岁,均为健康体检者。进行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积分值(形态、流态、袢周状态、总积分)的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烟龄、吸烟量的吸烟者在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甲襞微循环的各项积分值与不吸烟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吸烟者的血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尤其是通过甲襞微循环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