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255篇
医药卫生   76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急性消化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按中医辨证多属湿热病范畴,如湿温、湿热胁痛、湿热泄泻、湿热痢等。本组病例治疗观察的目的,旨在探讨其辨证规律及中药治疗效果。 临床资料 一、性别及年龄:男35例,女30例。20岁以下9例,21至59岁49例,60岁以上7例。 二,病种:伤寒、付伤寒及沙感16例,慢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使用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方法。方法采用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CPC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将rh—BMP与CPC液相混合,再与兔骨膜成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培养,制成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将人工骨移植到兔骶棘肌肌袋内,于术后4、8、12周进行Masson三色法组织学观察、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观察其骨化及血管化情况。再将兔的桡骨制成骨缺损模型,用组织工程人工骨进行修复,于术后4、8、12周摄X线片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肌袋内成骨实验,除4周时A组与B组的新骨形成面积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段两组的新生骨面积及新生血管面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骨缺损实验,A组新骨形成的速度、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CPC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利于组织工程骨快速完成骨化及血管化。  相似文献   
104.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TUAE)以微创、保留子宫的优势近年来在妇产科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行子宫动脉栓塞前,应先行髂内动脉造影,了解血管分支、变异情况后,采用小管径导管进行栓塞.子宫肌瘤直径3~12 cm、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为TUAE较好的适应证;TUAE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产后出血、妇科肿瘤、宫颈妊娠及子宫血管疾病等方面.TUAE术后并发症:栓塞后综合征较为常见,>45岁患者易出现卵巢功能早衰,脏器误栓、子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少见.目前认为,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TUAE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病急,常有发热、贫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表现.症状不典型时临床容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以腰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121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总结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不同的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In—Fast)技术治疗3例,用经腹壁固定(TVT和IVS)技术治疗13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人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复发。但TVT组有1例排尿不畅,3个月后剪断吊带后变为轻度尿失禁。In-fast组有1例性交不适伴阴道分泌物增加。结论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进行悬吊技术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耻骨固定技术和用经腹壁固定技术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患者病程长,年龄大,全身状况及营养状态差,且常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伴发休克后临床表现不典型,不易被发现、纠正.预后差。我院老干部病房自2001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收治老年肺心病伴休克3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腹腔镜肝囊肿手术2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近三年来对26例肝囊肿行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及开窗引流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全组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41~81岁。所有囊肿为单腔囊肿,直径小于10cm5例,大于10cm21例。囊肿部位:右肝22例,左肝4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部分病人行MRI检查,其中5例为术前有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无水酒精注射术后复发。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先择仰卧位,头高脚低,根据囊肿部位,采用向左或右30°斜位,便于显露。切口选择:单纯开窗术采用三孔技术完成,如行囊肿切除或部分囊壁切除则采用四孔技术完成。操作…  相似文献   
110.
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首先脐部置镜观察胆囊及肝脏情况,如果胆囊大小正常或基本正常,通过右肋缘下trocar孔拖出胆囊底部,部分患儿需游离胆囊系膜。切开胆囊,插管行胆道造影。如果胆囊呈纤维闭锁状态,不能拖出腹腔外,中转开腹。切开胆囊插管失败,放弃造影。结果12例患儿直接从拖出胆囊行胆道造影显示婴儿肝炎综合征或胆汁淤积8例;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2例为肝内胆管闭锁。5例从肝脏游离胆囊系膜后拖出造影,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3例提示胆道闭锁。其余21例患儿胆囊呈条索状,不同程度肝硬化,放弃胆道造影,诊断为胆道闭锁。所有胆道闭锁患儿均行Kasai手术。结论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鉴别幼婴延迟性黄疸简便、准确、安全的方法,能够显示整个胆树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大或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