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氧化自由基清除剂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th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后对照研究,共收集50例。在MECT前后,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检测基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探索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及与氧自由基及其清除剂的相关性。结果:1)MECT治疗前后P300的N1潜伏期缩短,P3波幅降低,心理测试颜色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128)正确应答数及持续错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SOD,G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CT治疗前NO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相关性。结论:1)MECT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有改善的;2)MECT治疗后患者NO水平降低,且治疗前的NO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在认知功能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春光 《家庭医生》2012,(10):34-35
宝宝在出生的头3个月,因食量少、餐数多、睡眠周期短等而具有睡眠时间短、频繁小睡的特点,很少连续睡眠超过4个小时的,白天、夜间没有太大区别。3-6个月后,宝宝睡眠进入稳定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干预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包括早期认知干预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而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儿训练治疗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Gesell智力测试评估检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智力各能区均有显著改善(P<0.01),训练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各能区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6月组训练后智力等级的改善优于7-12月组(P<0.05),观察组中的智力正常及边缘水平组智力各能区提高的发育商差值优于智力落后组患儿(P<0.01)。结论早期认知干预训练可有效的提高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智力各能区的发育水平,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不同智力发育水平患儿学习提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数目的相关因素,探讨最佳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病例578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前哨淋巴结数目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全组女性,平均年龄49.9(21~90)岁。总共获得2 222枚前哨淋巴结,平均每例3.8枚(1~15)。淋巴结转移率17.8%(103/578),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淋巴结数目无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式、显像方法和体质指数影响前哨淋巴结数目(P<0.05)。多因素分析中,单纯乳房切除、联合显像、BMI≤30者前哨淋巴结较多(P<0.05)。前哨淋巴结限于5枚时,转移病例检出率100%。18.7%(108/578)病例不必继续送检淋巴结,298枚淋巴结免于切除。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数量受到显像方法、乳腺术式和体质指数的影响,5枚前哨淋巴结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了解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为构建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及开展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 1995-2015年结直肠癌自然史模型研究,摘录汇总癌前病变及癌症分期的分类系统及对应转归概率,指标主要为1年进展或消退概率的中位数(M)值。结果 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其中多数(22篇)采用马尔可夫模型。腺瘤分类系统包括按风险高低(9篇)和腺瘤大小(13篇,细化为两种)。(1)基于风险分类系统的研究显示,从健康发展为低风险腺瘤其1年概率的M=0.016 0(0.002 2~0.020 0),低风险进展为高风险腺瘤和高风险进展为结直肠癌概率的M值分别为0.020(0.002~0.177)和0.044(0.005~0.063)。(2)7篇以腺瘤10 mm为界的模型文献提示,由“健康”发展为<10 mm腺瘤的1年概率M=0.016 7(0.015 0~0.037 0),<10 mm腺瘤发展为≥10 mm的概率M=0.020(0.015~0.035)。(3)6篇以腺瘤≤5、6~9及≥10 mm(微小、小及大)为分界的文献中,由“健康”发展为微小腺瘤概率的M=0.013(0.009~0.019),微小腺瘤成为小腺瘤和小腺瘤成为大腺瘤概率的M值分别为0.043(0.020~0.085)和0.044(0.020~0.125)。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主要包括癌灶范围分类(LRD,10篇)和Dukes’分期(7篇),TNM分期研究仅3篇,其参数更有限。个别文献提供了“锯齿状腺瘤路径”及其参数。结论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文献有限,且多将“腺瘤”设置为癌前病变类型,而按“腺瘤风险”的分类与我国临床及大型癌症筛查项目一致,文献常见的癌症分期系统较难与我国主要使用的TNM系统数据对接,后期参数确定还需结合结直肠癌其他分期系统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87例胃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时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将患者分为3D腹腔镜手术组(n=38)和2D腹腔镜手术组(n=49),所有患者均由单一治疗组收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清扫淋巴结个数及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2D腹腔镜手术组短(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中转开腹病例;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操作精细,值得临床推广,但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原发瘤CCL2表达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检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病例,最终197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104例,同时性肝转移组93例。对照病例定义为结直肠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没有复发转移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瘤CCL2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CL2和临床病理因素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CEA和CCL2表达是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CL2高表达者肝转移风险是低表达者的5.828倍(95% CI:2.212~15.355)。CCL2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CL2表达仅与肝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和CEA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CEA和CCL2表达密切相关。结直肠癌肝转移中CCL2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常见类型,约占60%-70%。痉挛不仅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还可以造成挛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组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康复中心2007年1月-6月间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5例,观察组32例根据其语言发育评估水平进行分组,同一水平者每两人一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语言训练;对照组43例进行一对一语言训练.6个月后应用Gesell测试量表中的语言和个人社交发育商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12例患儿显效,14例患儿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1.3%;对照组13例患儿显效,17例患儿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69.6%;二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有正著差异(P>0.01).结论:小组训练可以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社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近期又收到关于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稿件14篇,由15个医疗单位32位作者所撰写,作“笔谈综合”予以发表。1谷维素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高志勤,陈明星,余海鹰: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前后流涎量的变化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观察谷维素对流涎量的影响。对象为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近半年内未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2±7)岁;病程3个月~34年,中位数6年;住院1~18次,中位数3次。将62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