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8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河北省燕郊社区717名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 了解影响三河市开发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几种常见慢性病的现况,为开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燕郊年龄≥60岁71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92.1%,其中男性患病率91.2%,女性93.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70.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高血压(46.2%)、心脏病(26.9%)、骨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21.9%)、口腔与牙病(16.2%)、颈椎病(16.0%)。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医疗保障、居住状况、是否经常主动获得医疗保健知识、支付医疗保健费用有无困难是影响老年人患多种慢性病的因素。结论 慢性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疾病谱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与管理方式对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在某军队医院体检的IFG 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虽然两组对IFG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位支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对于IFG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3.
为观察细粒棘球蚴致过敏性休克绵羊肺水肿及对血气的影响,探讨其发病机制,选用感染细粒棘球蚴的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细粒棘球蚴粗制囊液抗原10mL攻击发敏,Ⅱ组用生理盐水作对照,确定休克的发生,记录血气pH,PaO2,PaCO2的变化,观察60min后处死绵羊,测定绵羊肺湿/干重量比值,观察绵羊肺部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攻击发敏后,和Ⅱ组比较,Ⅰ组的pH值、PaO2持续降低;PaCO2在休克初期增加,30min升至最高点后,逐渐恢复;肺湿/干重量比值明显升高;肺部形态结构观察,Ⅰ组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说明:(1)休克早期形成广泛的弥漫性蛋白通透性肺水肿;(2)休克时血气变化剧烈,表现为明显的PaO2的持续降低以及PaCO2的增高,且反应迅速,消退较快。  相似文献   
34.
长期以来,结核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始终是一个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新增的结核病人约860万,2012年全球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30万。即便在欧洲,2011年的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也仅有72%[1]。随着耐药结核、耐多药结核、广泛耐药结核以及HIV感染的日益增多,结核病防控形势更是严峻[1-3]。仅靠目前的抗结核药物及治疗方式似乎难以控制疫  相似文献   
35.
蠕虫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现阶段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蠕虫感染通过各种抗原及分泌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CD4+T细胞的亚群,其主要分泌IL-17。IL-17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介导多种炎症因子及激活免疫反应。在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对宿主清除寄生虫及介导免疫病理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h17及IL-17的调节机制及在常见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6.
双入路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13例肩胛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3例;年龄19 ~52岁,平均35.3岁.按Euler等分型方法将肩胛颈骨折分为:解剖颈骨折3例,外科颈骨折10例(A型7例,B型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3.5 mm重建钛板和螺钉固定.通过肩胛骨前位X线片测量肩胛盂成角和盂极角(GPA).末次随访时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和Herscovici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6~ 37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1例,接近解剖复位2例.术后7~9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肩胛盂成角(27.1°)与GPA(36.2°)均较术前(55.1°、17.1°)有所改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9.6分(54 ~ 95分),其中优9例,良3例,差1例;Herscovici功能评分平均为14.7分(12~16分):优8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无肩胛上动脉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和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7.
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对17例多孔性ASD(12例为2孔,5例为3孔)患者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复查ECG、X线平片及TTE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17例术中超声测量ASD大、中和小缺损直径分别为(13.94±3.21)mm、(9.65±2.64)mm及(4.80±1.92)mm。16例获得成功(16/17,94.12%),1例因第2个ASD不适于封堵而放弃,改行外科手术后痊愈出院。16例植入封堵器32枚,共闭合缺损37个,所植入大、小封堵器直径分别为(20.75±4.07)mm和(16.94±3.75)mm,较术中超声所测大孔及中孔ASD径分别增大(7.06±2.65)mm、(7.44±3.25)mm。术后3例残余微或少量分流(2例为3孔ASD),分别于术后第2、3天及3个月复查时消失。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1个月后消失。随访X线胸片测心胸比及超声测右心室前后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采用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A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房间隔缺损(ASD)解剖模型,探讨3D打印模型在特殊类型ASD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均行CTA检查,将扫描数据输入FitMe影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数据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根据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介入治疗并制定介入手术方案。结果 25例ASD模型均制作成功。对7例多孔型ASD采用ASD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4例下腔型ASD采用PDA封堵器封堵成功,其余病例由于缺损直径过大或结构特殊未行介入治疗。结论 3D打印ASD模型技术具有可行性,对于较为复杂的ASD可通过术前模拟介入治疗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9.
考证了二甘汤的源流,介绍了郑启仲教授运用二甘汤治疗汗证、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厌食症、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探讨了二甘汤的组方奥妙、证治规律,揭示其谨守气阴两伤、虚热内扰、正虚邪恋的病机,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附典型验案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40.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它与社会紧密相连,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发展。门诊部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同时又是医疗诊治、健康教育、服务保障、组织管理等多项工作交叉点。因此,优化门诊就医护理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根本,对提高精神科门诊工作的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