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71.
糖皮质激素所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淑霞  邢玲玲  裴华颖  李绍梅  杨林  王彦 《临床荟萃》2007,22(16):1144-1147
目的观察肾小球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GC)治疗所致的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血糖恢复情况和防治。方法肾活检证实需用GC治疗、糖代谢和肾功能正常者43例,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同时检测口服82.5 g葡萄糖粉后2 h血糖(2 h BG)、胰岛素;应用泼尼松(0.8±0.11)mg.kg-1.d-1治疗8~13周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依据泼尼松治疗后FBG和2 h BG,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20例和IR组23例,其中IR组再分为糖耐量异常组(IGT)12例和类固醇糖尿病(SD)组11例。IR者随访(15±4)个月至血糖恢复正常。结果①GC治疗前:NGT组FBG(4.2±0.9)mmol/L低于IR其他两组(5.3±0.9)mmol/L、(4.8±1.1)mmol/L(均P<0.05),泼尼松治疗后FBG与IR呈正相关(r=0.427~0.497,均P<0.005),用GC后各组各时相血糖明显升高,NGT组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其他两组,SD组瘦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SD组服泼尼松后2 h胰岛素分泌明显低于服泼尼松前(均P<0.05)。②IGT组泼尼松用量减至0.5 mg.kg-1.d-1时,血糖恢复正常;SD组4例尿糖阳性患者,控制饮食并加拜唐苹(阿卡波糖)口服;1例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结论GC所致的胰岛素抵抗主要是RI代偿性分泌不足,瘦素和TNFα起一定的作用。空腹血糖≤5.1 mmol/L或泼尼松0.5 mg.kg-1.d-1可降低GC所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2.
 目的:研究叉头框蛋白O1(FOXO1)表达和磷酸化过程对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给予高糖刺激后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总FOXO1、磷酸化FOXO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脂质沉积;构建野生型和磷酸化位点突变型FOXO1质粒,转染入HKC细胞后给予高糖刺激,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和油红O染色确定FOXO1磷酸化位点突变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高糖刺激HKC细胞48 h后,总FOXO1在正常糖组和高糖组的表达未见差异,而磷酸化FOXO1及SREBP-1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内脂滴显著增加。将构建的野生型FOXO1质粒转染人细胞后,上调了总FOXO1和磷酸化FOXO1的表达,增加了SREBP-1表达和细胞内脂滴含量;而磷酸化位点突变的FOXO1质粒避免了高糖诱导引起的SREBP-1上调和细胞内脂质沉积。结论:磷酸化FOXO1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SREBP-1上调和细胞内脂质聚集;磷酸化位点的突变可避免高糖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SREBP-1上调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hosphoinositide 3 kinese/protein kinase B,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PTEN与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DN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24 h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患者尿液中足盂蛋白( podocalyxin, PCX)的水平;肾活检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根据肾小球病变将DN患者分为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小球内p-Akt和PTEN的表达。结果 DN患者尿液中PCX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随肾小球病变加重其水平逐渐上升;p-Akt和PTEN在DN患者肾小球的表达有所上调,但随着肾小球病变的加重其表达逐渐减少;DN患者尿液中PCX水平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PTEN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改变Akt的活化状态,从而在DN患者足细胞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讨l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TIL)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以接受经皮肾活检术确诊的46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为研究对象,以10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肾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及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_1(1FGF-β_1)表达,Katafuchi半定量标准进行TIL分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ISI与TIL分级、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gA肾病组患者ISI降低,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减少,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增加(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gA肾病患者ISI与TIL分级、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及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gA肾病TIL程度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提示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5.
邢玲玲 《医学综述》2012,(19):3328-332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头位脐带绕颈的处理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单胎头位脐带绕颈足月妊娠产妇共280例,上述病例均无产科合并症、相关并发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均在局麻下行左侧会阴侧切分娩。剖宫产组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其中阴道分娩组160例;剖宫产组120例。观察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脐带绕颈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脐带绕颈1周妊娠病例可建议实施自然分娩,脐带绕颈>2周的可建议实施剖宫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高原青春期女性训练期间瘦素对生殖生理健康及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驻海拔1891.40米的女新兵80例,按照新兵训练大纲进行训练。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训练前一天,训练结束后第一天测定女兵血清瘦素、胰岛素(Ins)、C肽、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采用终点法测定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1)训练后各组女兵瘦素水平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1)。(2)月经正常组与停经组训练前的瘦素水平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1,P〈0.01);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P〈0.05)。(3)停经组E2水平低于训练前(P〈0.01),T水平高于训练前(P〈0.01),高于月经正常组(P〈0.01)。(4)80名女兵训练前后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1)青春期女性瘦素与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有相互调节作用,瘦素参与生殖活动的调节。(2)高原青春期女性训练后瘦素水平下降,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暂时失衡,并不影响女兵的生殖健康及生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三氧对孕期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2例孕期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三氧治疗,对照组用三氯醋酸治疗,判定疗效,并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孕期尖锐湿疣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为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治疗孕期尖锐湿疣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分析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r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预测rPDAP患者拔管的风险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规律随访并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患者164例,按照临床治疗结果分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PDAP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rPDAP拔管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中,难治组66例,非难治组98例。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患者透析龄较长[(42.5(20,64.5)个月vs. 32.5(11.8,50.25)个月],血清白蛋白更低[(31.21±5.88)g/L vs.(32.99±5.20)g/L];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率更高(13.6%vs. 3.1%、6.1%vs. 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