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8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人民生命的疾病。自70年代中后期,我国较多的医院成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以来,由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了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使AMI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目前,AMI死亡原因是心脏破裂与泵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后者多继发于广泛的透壁性AMI,及在冠状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62.
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及LNCaP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针对STAT3mRNA序列设计合成 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Silencer1. 0 U6 siRNA STAT3重组质粒,转染PC3及LNCaP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Northern印迹等技术观察重组质粒对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用MTT法观察重组质粒对PC3及LNCaP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吖啶橙染色检测重组质粒诱导细胞凋亡。 结果: 成功构建pSilencer1. 0 U6 siRNA STAT3重组质粒,并成功转染PC3及LNCaP细胞;Western印迹,Northern印迹结果证实重组质粒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显著抑制STAT3基因表达,抑制率为60% ~75%;MTT及FCM结果证明上述重组质粒可显著抑制PC3及LNCaP细胞的体外生长并诱导PC3细胞凋亡。结论: pSilencer1. 0 U6 siRNA STAT3可抑制STAT3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3.
<正> 近年来,许多实验资料证明急性心肌衰竭可继发于失血性休克[1][2][3]、烧伤性休克[4]、内毒索性休克[5][6][7]、脓毒性休克[8][9],内脏动脉闭塞性休克[10]和过敏性休克[11]。无论哪种类型休克一旦并发急性心肌衰竭,便可导致休克恶化,以致不可逆[12]。 急性心肌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是心脏指数下降、左心室舒末压增高、左心室收缩压下降、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LPS)二次打击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水通道蛋白1 (AQP1)的表达变化及人参二醇皂苷( PDS)和糖皮质激素(Dex)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Dex预治疗组(HLD)及PDS预治疗组(HLP);应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 ①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 HL组肺组织可见较弥漫的间质炎性改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间质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灶性出血,肺泡腔变小,部分腔内含有水肿液;而HLD组及HLP组大鼠肺脏改变明显减轻。②HL组肺组织AQ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QP1呈弱阳性,而HLD组及HLP组AQ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HL组(P<0.05)。结论:失血-LPS二次打击可使大鼠肺组织中AQP1 的表达减少,加重肺损伤,是肺水肿形成的原因之一;Dex与PDS能使其表达提高,从而起到减轻肺水肿的作用;PDS与Dex有减轻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二次打击诱导的肺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mSD)对丁酸钠(NaBT)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稳定转染hmSD的前列腺癌细胞(PC3-hmSD)为靶细胞,分别设对照组、NaBT 2.5 mmol•L-1组、NaBT 5.0 mmol•L-1组、NaBT 10.0 mmol•L-1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内ROS,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XL、P65和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① NaBT作用48和72 h时,PC3-hmSD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高于PC3细胞(P<0.05);② NaBT 5.0 mmol•L-1作用4 h,PC3-hmS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PC3细胞(P<0.05);③ NaBT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PC3-hmSD细胞与PC3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 NaBT作用下,与PC3细胞比较,PC3-hmSD细胞Bcl-XL、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而 Caspase 9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结论:① hmSD具有抵抗NaBT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② hmSD对NaBT诱 导活性氧产生无抑制作用;③ hmSD抗凋亡作用可能与Bcl-XL和P65表达上调、Caspase 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STAT3基因表达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针对人STAT3mRNA序列设计合成编码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Silencer 2.1-U6-STAT3-siRNA重组质粒,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采用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观察STAT3基因表达抑制后Bcl-2,C-Myc与Cyclin D1表达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及吖啶橙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Silencer 2.1-U6-STAT3-siRNA重组质粒,并成功转染PC3细胞;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结果 证实重组质粒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抑制STAT3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0%及75%,并证实随着STAT3表达的抑制Bcl-2,C-Myc及Cyclin D1的表达明显下调。FCM及吖啶橙染色结果表明上述重组质粒可诱导PC3细胞凋亡。结论 STAT3-siRNA可抑制STAT3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与STAT3抑制Bcl-2,C-Myc及Cyclin 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血清PSA>4.0 ng/ml,并接受前列腺活检的14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椐病理学诊断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BPH组);血清PSA含量应用瑞典CanAG公司试剂盒;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癌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ASD)和PSAT。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受检者的前列腺移行区体积与前列腺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01)。(2)BPH组与PCa组比校,总体积无显著差别(P>0.05),前列腺移行区体积、PSA、PSADP、SAT均有显著差别。ROC曲线显示PSA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1大于PSA、PSAD,且有显著差别(P<0.01)。(3)在灰色区域,PSAT在BPH组和PCa组中存在显著差别;ROC曲线表明PSAT强于PSAD。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移行区密度是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效率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聚肌胞(PolyI∶C)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前列腺癌PC-3M细胞经不同剂量PolyI∶C(100、200和400μg.L-1)作用后,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细胞数目多,PolyI∶C组细胞变圆贴壁不佳,细胞数目变少。PolyI∶C 400μg.L-1组的生长抑制率最高,200μg.L-1组次之,100μg.L-1组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oly I∶C同一剂量组生长抑制率72 h最高,48 h次之,24 h时最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olyI∶C可诱导PC-3M凋亡,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分别为3.9%、27.1%和42.9%,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olyI∶C组细胞处于G1期的百分率(61.4%)明显高于对照组(33.9%)(P<0.05)。结论:PolyI∶C能抑制体外培养的PC-3M细胞生长,对PC-3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构建survivin小干涉RNA和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19,GRlM-1 9)共表达质粒为探讨联合基因对喉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以survivin小干涉RN...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以减毒沙门菌携带siRNA-STAT3质粒对小鼠前列腺移植癌的治疗效果,阐明siRNA-STAT3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前列腺移植癌模型,随机分为Mock未治疗组、pGC-Si-Scramble组及pGC-Si-STAT3治疗组(将转化有siRNA-STAT3质粒的减毒沙门菌局部注射到模型构建成功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肿瘤体积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oltting方法检测STAT3 及其下游基因Bcl-2、c-Myc、HIF-1、CyclinD1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小鼠前列腺移植癌模型构建成功,pGC-Si-STAT3治疗组移植性前列腺癌瘤体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的质量和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pGC-Si-STAT3治疗组、pGC-Si-Scramble组及Mock未治疗组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9.1±1.6)%、(14.7±1.4)%和(8.9±1.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GC-Si-STAT3治疗组肿瘤组织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其下游基因Bcl-2、 c-Myc的mRNA及HIF-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与Mock未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减毒沙门菌作为运载体携带siR
NA-STAT3质粒通过调控STAT3下游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对小鼠移植性前列腺癌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