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严重烧伤混合植皮皮片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石腊切片法制备扫描电镜标本,对正常皮肤和大面积烧伤混合植皮的40个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回顾性扫描电镜观察。混合植皮皮片的改变,随移植时间长短和排异反应有无和轻重而不同。混合植皮异体皮排异反应的程度远较单纯异体植皮为轻。异体真皮胶元纤维可出现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和排列紊乱等改变。自体侧真皮胶元纤维纤细,主要由未成熟胶元纤维所组成,持续时间久长(258天)。异体皮排异反应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形状不规则的转化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显示肥大细胞和胶原纤维组合染色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对肥大细胞 (mastcell,MC)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肥大细胞不仅参与免疫调节、血管生成 ,而且也参与机体的创伤愈合过程〔1,2〕。为了研究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皮肤肥大细胞和胶原纤维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Gomori醛复红法对肥大细胞的染色和Masson三色法对胶原纤维的染色〔3〕组合在一起 ,以弥补常规甲苯胺蓝染色法单一染色的不足 ,并将染色方法进一步改良 ,使在同一张切片上既可显示肥大细胞 ,又能显示胶原纤维 ,便于进行观察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取材来源 利用Ⅲ度烫伤的大白鼠动物模型 ,取局部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混合皮肤移植对促进Ⅲ度烫伤皮肤愈合的机制。方法 在大鼠Ⅲ度烫伤及烫伤后切痂移植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皮片 (混合移植 )的模型上比较单纯Ⅲ度烫伤创面与混合移植后 3 ,5 ,7,14 ,2 1和 2 8天自体皮区、异体皮区皮肤 (包括部分皮下组织 )中纤维连接蛋白 (FN)含量的变化。结果 单纯Ⅲ度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明显 ,伤后 2 8天仍未愈合 ,混合移植异体皮出现排异现象 ;自体皮生长良好 ,植皮后 2 8天自体表皮相连。相应的未进行切痂混合移植的大鼠烫伤创面FN在烫伤后 17天才达到最高峰 ,混合移植异体皮区的FN在植皮后 3天即升高 ,第 7天为最高 ,第 14天降低 ,而自体皮区FN在移植后 2天即已达到最高峰。混合移植早期 ,自体皮区FN含量均高于异体皮区和烧伤创面。结论 自体皮片比异体皮片更易与创面粘连 ,建立血供 ,上皮更易扩展 ,从而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15.
自体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中的层粘蛋白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大张异体皮打洞嵌植小块自体皮混合移植皮片中层粘蛋白 (L N )的表达研究 ,探讨自体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促进 度烫伤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 SD大鼠背部脱毛后 ,造成占体表总面积10 %~ 15 %的 度烫伤。伤后 3天切痂 ,移植大张打洞的异体皮。异体皮移植后第 3天 ,嵌植小块自体皮 ,完成皮肤混合移植。在异体皮移植后 3、5、7、14和 2 1天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移植皮片中 L N的表达。结果 异体皮移植后第 7天出现排异反应 ,表现为异体表皮逐渐被爬行而来的自体表皮所铲除替代 ,异体真皮表面仍可见 L N阳性表达。异体皮移植后第 14天 ,从自体皮岛迁移来的表皮细胞下有零星 L N表达 ,异体皮中的 L N仍基本保持完整。异体皮移植后第 2 1天 ,自体表皮已基本覆盖异体皮区 ,L N表达已基本完整。结论 大张异体皮打洞嵌植小块自体皮混合移植中的异体皮为创面愈合提供了基底膜成分 ,有助于改善创面愈合的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鼠烫伤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大鼠107只,体重200~250g。烫前24h,腹腔注射2.5%戊巴比妥钠(35mg/kg),剪去背部毛,硫化钡锐毛,大鼠仰卧位固定于中间有孔的木板上,将裸露的皮肤浸泡于热水浴里,造成的烫伤面积约10%,烫后2、4、8、24、48和72h取活检,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70℃、80℃和95℃水浴烫15s分别造成浅Ⅱ°、深Ⅱ°和Ⅲ°烫伤。本方法制作大鼠烫伤模型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局部纤维连接蛋白对大鼠Ⅲ度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混合皮肤移植对促进Ⅲ度烫伤皮肤愈合的机制。方法 在大鼠Ⅲ度烫伤及烫伤后切痂移植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模型上比较单纯Ⅲ度烫伤创面与混合移植后3,5,6,17,21和28天自体皮区、异体皮区皮肤(包括部分皮下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的变化。结果 单纯Ⅲ度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明显,伤后28天仍未愈合,混合移植异体皮出现排异现象;自体皮生长良好,植皮后28天自体表皮相连。相  相似文献   
18.
As2O3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改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As2O3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凋亡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选用不同剂量As2O3处理SGC-7901细胞,分不同时问组,应用MTT法、光镜、透射电镜、TUNEL法和FCM法检测As2O3对细胞生长影响及对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荧光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F-actin和α-tubulin的结构.结果As2O3抑制该细胞株的生长,MTT法显示抑制程度具有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2μmol/LAs2O3作用96 h后细胞数明显减少,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TUNEL法显示2 μmol/L As2O3作用后,凋亡细胞阳性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作用96h的阳性率为(7.33±1.83)%.FCA法显示2 μmol/LAs2O3作用96 h后细胞的凋亡率为8.48%,并出现凋亡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细胞凋亡过程中,F-actin和α-tubulin均发生解聚和重排.结论As2O3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抑制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微丝和微管的改变在凋亡形态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V6、CD44(H)在大肠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大肠癌及44例大肠腺癌和肿瘤远切端正常大肠粘膜的CD44V6、CD44(H)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CD44(H)的阳性表达率:大肠癌〉大肠腺癌〉肿瘤远切端正常在肠粘膜,P均〈0.001。CD44V6显示与肿瘤浸润(Duks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有肿瘤转移组中,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 结果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淋巴细胞和ICAM-1+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细胞和LFA-1+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