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组份III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组份III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点。方法 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III进行碘化标记,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放射性参与量(脏器与血液放射比)的比值作为组份III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 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组份III后,2h及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且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结论 小鼠静注组份III后2h,以肾脏分布最高,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尿中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研究蛇毒蛋白C激活组份F6.3.2对蛋白C的激活作用。以BaCl2吸附血浆和纯化蛋白C为作用底物,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蛇毒组份F6.3.2对蛋白C的特异性激活作用,同时采用SDS-PAGE.测定该组份对蛋白C的激活机制。结果发现F6.3.2没有直接作用发色底物使之生色的能力。它对BaCl2吸附血浆不表现生色反应能力(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对纯化蛋白C则表现出很强的生色反应能力(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相比P<0.01).SDS-PAGE结果表明,F6.3.2与纯化蛋白C作用后的混合物,由两条链组成,一条链分子量为19KDa,与纯化蛋白C的轻链相同,另一条链分子量为59.5 KDa。为纯化蛋白C重链与F6.3.2的分子量之和,表明F6.3.2已结合到纯化蛋白C的重链上。因此.我们认为蛇毒蛋白C激活组份F6.3.2对蛋白C有特异性激活作用,它激活蛋白C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结合于蛋白C的重链,形成F6.3.2-蛋白C复合物,引起蛋白C变构,从而将蛋白C激活为活化蛋白C。  相似文献   
13.
用张之南等改良的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法(CoF试验).探讨了Mg~(2 )、Zn~(2 )、Ca~(2 )及EDTA对豚鼠及PNH病人CoF试验溶血度的的影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Ca~(2 )对豚鼠及PNH病人的溶血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05),Zn~(2 )及EDTA对溶血活力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5).而Mg~(2 )对溶血活力的作用不是很明显(p>0.05)各种离子及EDTA对正常人CoF试验溶血度均无影响.结果表明,Ca~(2 )、Mg~(2 )、Zn~(2 )及EDTA对蛇毒因子溶血试验具有一定的影响,在CoF试验中应注意避免离子等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压力负荷性心衰大鼠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心肌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钙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压力过负荷心肌肥大模型,术后4周给予白藜芦醇[4 mg/(kg·d)]治疗4周和6周,用 IE 33彩超仪无创测量左室室壁厚度以及射血功能相关指标;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左心室组织匀浆中 CaMKⅡ、PLB、NCX1、SERCA2、RYR2的 mRNA 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室壁厚度、射血分数(EF)及收缩系数(FS)明显增高(P〈0.05)。术后8周和10周,即药物干预后4周和6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手术组 EF 及 FS 明显降低(P〈0.05);白藜芦醇干预组 EF 和 FS 较单纯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且与假手术组比无显著差别。另外,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手术组 CaMKⅡ、PLB、NCX1的 mRNA 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 SERCA2、RYR2的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0.05);经白藜芦醇干预4周和六周后,CaMKⅡ、PLB、NCX1的 mRNA 表达明显下调(P〈0.05);SERCA2、RYR2的 mRNA 表达则明显回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压力负荷所致的心脏收缩功能损害,阻止心脏向失代偿阶段演变,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心肌细胞中多种钙调节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大鼠组织匀浆及红细胞为材料,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份F和H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探讨组份F/H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MDA为指标,观察组份F/H对组织匀浆体外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自氧化溶血体系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量的影响;观察组份F/H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及Cu2 -VitC自由基产生系统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连续15天腹腔注射组份F/H,测定小鼠体内SOD、CAT的活性.结果:组份F/H均能抑制红细胞自氧化,显著减少红细胞自氧化过程中MDA的含量;组份F/H均可抑制正常大鼠心、肝、脑组织匀浆体外过氧化脂质生成,并能对抗Fe2 -Cys激发的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加;组份F/H均能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组份H的作用更强;组份F/H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含量.结论:组份F和H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提高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蛇毒蛋白C激活组份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蛇毒蛋白 C激活组份 F6.3 .2对蛋白 C的激活机制。方法 以 Ba Cl2 吸附血浆和纯化蛋白 C为作用底物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蛇毒组份 F6.3 .2对蛋白 C的特异性激活作用 ,同时采用 SDS-PAGE测定该组份对蛋白 C的激活机制。结果   F6.3 .2没有直接作用发色底物使之生色的能力 ,它对 Ba Cl2 吸附血浆不表现生色反应能力 (与对照组相比 P>0 .0 5 ) ,而对纯化蛋白 C则表现出很强的生色反应能力 (与对照组 、对照组 相比 P<0 .0 1)。SDS-PAGE结果表明 ,F6.3 .2与纯化蛋白 C作用后的混合物 ,由两条链组成 ,一条链分子量为 19KDa,与纯化蛋白 C的轻链相同 ,另一条链分子量为 5 9.5 KDa,为纯化蛋白 C重链与 F6.3 .2的分子量之和 ,表明 F6.3 .2已结合到纯化蛋白 C的重链上。 结论  蛇毒蛋白 C激活组份 F6.3 .2对蛋白 C有特异性激活作用 ,它激活蛋白 C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结合于蛋白 C的重链 ,形成 F6.3 .2 -蛋白 C复合物 ,引起蛋白 C变构 ,从而将蛋白 C激活为活化蛋白 C。  相似文献   
17.
蛇毒试剂血小板聚集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从国产蛇毒中分离提取的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对不同种属的动物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研究了可能影响该试剂作用的实验条件和该试剂的稳定性,并与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诱聚剂—二磷酸腺苷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聚集蛇毒试剂是一种效价较高、稳定性较好、价廉易得的新型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放射性参与量(脏器与血液放射比)的比值作为组份Ⅲ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Ⅲ75、150和300μg/kg3个剂量后,快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39.6-42.5min,慢分布相半衰期T1/2β为16.8-17.3h,消除相半衰期T1/2γ为21.7-22.1h。小鼠尾静脉注射[125Ⅰ]-组份Ⅲ后,2h及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且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结论:兔静脉注射组份Ⅲ3个剂量后,血药-时间曲线经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3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成正比,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小鼠静注组份Ⅲ后2h,以肾脏分布最高,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尿中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9.
以Laarse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缺氧缺糖60min.再给氧1h.探讨组份F和H对实验性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后心肌细胞成活率显著减少,心肌释放LDH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流动性下降,缺氧再给氧后上述各指标改变加剧。组份F和H能明显提高心肌细胞成活率,减少LDH的释放.增加细胞膜流动性.减少心肌细胞膜的损伤,实验结论,组份F和H有明显抗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尤以组份F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方钰  董颀  赵路宁  熊龙根 《广东医学》2013,34(8):1149-1152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信号通路及此通路抑制因子糖原合成酶-3β(GSK-3β)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为防治血管再狭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球囊组(n=12)。在球囊组,将球囊导管自左颈总动脉插至腹主动脉末端扩张回抽,造成损伤;假手术组仅行颈部正中切开。两组均在术后30 d取材,常规组织切片观察血管病理学改变,RT-PCR法检测血管组织中GSK-3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在血管壁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球囊组损伤后血管壁内膜明显增殖,新生内膜厚度不均;球囊组较假手术组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球囊组IL-2 mRNA表达量比假手术组表达升高(P<0.01),球囊组GSK-3βmRNA表达量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血管组织CaN和NFATC1、P-GSK-3β蛋白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伴随CaN-NFAT信号通路及其负调控信号GSK-3β途径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