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端  谭洁 《河北医学》1996,2(2):150-15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河北省承德解放军266医院067000)王思端(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067000)谭洁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一般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持续或反复顽固性发热,颈部或全身表浅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剥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进行的复杂性子宫肌瘤剥除手术300例,其中腹腔镜组150例,设为观察组,开腹组1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2,P=0.00),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副损伤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1,P=0.09;x2=1.10,P=0.3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镇痛用药率低,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8,P=0.00;t=-21.61,P=0.00;x2=66.52,P=0.00);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率、术后病率、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9、7.28、5.56、21.60,均P<0.05);观察组术后残瘤率、复发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4、0.22,均P>0.05);两组妊娠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 =0.44,P=0.51),且两组无1例妊娠期发生子宫破裂.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复杂性子宫肌瘤剥除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仍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无论是术后短暂性还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严重的低钙血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早期诊断及预测临床意义重大。因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直接分泌且凭其半衰期短的特征,临床上PTH既能实时反映甲状旁腺功能,又能体现术中PTH快速检查的意义。甲状腺围手术期PTH的监测应用于临床,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优势。然而,对于甲状腺围手术期PTH监测的临床实际应用意义目前亦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仍需要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来确认。总之,围手术期PTH的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及预测低钙血症发生,优化临床管理策略和方法,合理指导术后补钙方案。笔者对围手术期PTH监测的方法和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70岁。因左下肢麻木、疼痛1年,右下肢麻木4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入院。1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下肢麻木、疼痛、疼痛呈博动性,烧灼样,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抗干扰素(IFN)γ抗体综合征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例66岁的老年女性因“反复发热伴淋巴结肿痛6个月”于2020年11月21日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分析该例IFN-γ抗体综合征导致的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并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于外院行淋巴结活检组织、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均提示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感染。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示多处淋巴结肿大伴代谢升高,全身多处骨质破坏,右肺上叶前段病变伴高代谢。查体:全身皮疹,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溃破伴少量脓液。入院查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G定量、免疫球蛋白A定量、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T和CD8^(+)T细胞计数均正常。患者血液标本行IFN-γ抗体检测滴度为32700 ng/ml(正常值<5000 ng/ml),确诊为抗IFN-γ自身抗体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的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给予抗哥伦比亚分枝杆菌治疗,并给予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患者皮疹消退,破溃淋巴结愈合,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病情好转,门诊继续给予抗非结核分枝杆菌治疗并随访。结论临床上对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者,需要考虑到IFN-γ抗体综合征的可能,应行IFN-γ抗体检测,在针对病原体治疗的同时需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分析实质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PX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分析11例实质型PXA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瘤周水肿、恶变发生率及MRI信号特征.结果:11例实质型PXA患者中,发病平均年龄为(31.0±9.7)岁,9例(81.8%)病程≤1年;病变累及颞叶8例(72%),岛叶3例(27%),囊变发生率为72.7%(8/11);实质型PXA的瘤体体积中位数为7.2 cm3;无水肿或轻度水肿3例(27%),中度水肿7例(64%),实质型PXA恶变发生率为9%(1/11).实质型PXA MRI表现为实性肿块(伴或不伴囊变区),多数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实质部分T1 WI呈等、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呈明显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一侧强化显著.结论:实质型PXA的病程较短,肿瘤体积较小,恶性程度较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纳入观察的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踝关节的系列强化训练,观察组同时采用XFT-2001足下垂助行仪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的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分(FMA)、胫骨前肌的等长收缩的肌电积分(i EMG),并对能够步行的患者通过足印法收集患者的步态资料(步速、步宽、步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研究,剩余的60例患者均恢复步行能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i EMG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FMA和i EM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i EMG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FMA和i EMG评分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态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步速和步幅均有明显提升,而步宽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步速和步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步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项步态资料的差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步速、步宽、步幅三项指标的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下垂助行仪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困难性子宫切除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进行的困难性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86例开腹行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435、4.622,均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91、6.360,均P<0.05)。两组副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854,P>0.05)。观察组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盆腔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720、5.150,均P<0.05),且患者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12,P<0.05)。两组皮下气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024,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困难性子宫切除,与开腹行困难性子宫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可供困难性子宫切除时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0.
1 病历介绍 患者,25岁,因停经52d、少量阴道流血5d、下腹痛5h伴头昏乏力、晕厥1次于2010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T 36.0℃,P 103次/min, BP 86/54mmHg(1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萎靡,痛苦貌,急性失血貌,心率103次/min,律齐,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