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自适应背景更新是视频序列运动分割中的重要步骤,而背景像素分布的不规律性是对背景进行更新的困难所在.本文首先对背景像素值分布的模态性特点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采用均值漂移(Mean Shift)方法检测背景像素的模态数量,从而为背景建模提供依据,可以针对不同模态数量的背景像素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这种基于背景像素模态分类的方法能够实现背景更新在精度和速度上的折中.  相似文献   
22.
三维实体数字图像重构建模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涉及到相机标定、对应点匹配和三维重构计算等关键技术.本文回顾了三维重构建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出了三维重构计算的一般性框架,提出了一些研究观点和方法,并探讨了三维重构技术的难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在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期间使用左旋精氨酸干预黏附分子E-选择素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损伤。【方法】先后复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和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MCAO/R)线栓模型(n=192),并设立MCAO假手术组(n=48)。入选MCAO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于缺血早期给予左旋精氨酸(n=72)、右旋精氨酸(n=48)和等体积生理盐水(n=72)。测定缺血侧脑组织NO代谢物含量、MPO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E-选择素表达。【结果】左旋精氨酸组缺血后至再灌注0、4和8h后NO代谢物含量(52±12、81±34、131±27)高于相应时间段的盐水组(43±14、40±17、105±39)和右旋精氨酸组(38±13、34±16、109±29)。左旋精氨酸组大鼠缺血及再灌注早期E-选择素表达及MPO活性低于右旋精氨酸组和盐水组。【结论】大鼠脑缺血早期使用左旋精氨酸可以增加缺血区域NO含量,减少缺血再灌注早期E-选择素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强化自能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自能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与出院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抑郁量表(HAMD)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满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为(58.63±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3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为(251.50±67.53) pg/mL,对照组为(491.45±86.4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5.37±4.13)分、(9.67±7.0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12±5.86)分、(18.57±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3%(4/43)、11.6%(5/43),对照组为30.2%(13/43)、34.9%(1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3个月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3%(4/43),与对照组的27.9%(12/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强化自能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诱发因素及不良事件,有效保护心脏功能,并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即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并以20 mg/d维持治疗至PCI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肌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所上升,且瑞舒伐他汀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术后MACE、心肌损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3%(9/80)、12.5%(10/80)、6.3%(5/80)和25.0%(20/80)、26.3%(21/80)、7.5%(6/80),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MACE和心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近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膀胱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多因外伤所致。近年来,医源性膀胱损伤有增多趋势,在及时救治的同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作进一步治疗。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膀胱破裂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膀胱破裂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  相似文献   
27.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时 ,发现其右侧髂总动脉分支穿髂总静脉隧洞的异常 (附图 ) ,现报道如下 :右侧髂总静脉在走行于腰大肌表面的部位出现一隧洞 ,洞口为一卵圆形裂孔。该裂孔长轴为 1.5cm ,与静脉平行 ,短轴为 0 .7cm ;近侧端距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 5 .5cm ,远侧端距右侧髂内静脉与髂外静脉汇合处4 .3cm。右侧髂总动脉在距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 4 .1cm的部位发出一动脉 ,穿过该隧洞进入腰大肌 ,上行并分支于腰大肌。该动脉直径为 0 .5cm ,距隧洞近侧端 0 6cm ,远侧端 0 .4cm。进一步解剖显示 ,该动脉沿腰大肌上行与第…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5例,并放置双“J”管引流。结果术后3个月-5年,复查IVU均显示肾盂缩小,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UPJ处蠕动好,疗效确切。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是治疗UPJ梗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18例.经后腹腔镜完整游离患侧肾脏,13例将下垂肾脏用腔镜内缝合技术固定于腰大肌,5例用外打结方法固定于患侧腰区皮下. 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住院时间9 d,平均卧床时间7 d.术后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患侧肾脏位于正常位置.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 康复快等优点,可成为症状性肾下垂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采用MRI多序列检查方法评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分析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分为糖尿病组30例,非糖尿病组33例。行颈部MRI多序列检查(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成像、T1加权像、T2加权像、血管壁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根据MRI检查定义斑块的易损性,比较两组斑块的稳定性及斑块大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因素。结果 (1)126支(63例)颈动脉中,91支有斑块。糖尿病组41支(30例),其中36支(87.8%)为易损斑块;非糖尿病组50支(33例),其中19支(38.0%)为易损斑块。两组易损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斑块大小比较,糖尿病组斑块最大厚度为(5.8±0.8)mm,非糖尿病组为(5.2±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总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及管壁标准化指数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0.780,95%CI:4.531~95.217,P=0.000)、饮酒史(OR=13.518,95%CI:1.086~168.265,P=0.043)为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为斑块稳定性的保护性因素(OR=0.096,95%CI:013~0.069,P=0.020)结论颈部MRI多序列检查是检测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方法。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