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心力衰竭患者133例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心原性猝死的发病情况及可能病因,为防治猝死探索对策.方法 入选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心力衰竭死亡患者133例,其中73例(54.9%)发生猝死(A组),55例(41.4%)死于泵衰竭(B组),其他原因死亡5例.回顾性分析A、B组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药物治疗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史、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VHA)心功能分级多为Ⅱ、Ⅲ级,左窜射血分数高于B组.A组心绞痛发生率高于B组(63.0%与21.8%,P<0.05).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A组应用率高于B组,但其应用时间较B组短、剂量偏小.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A组少于B组.结论 心原性猝死多发生在心功能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前多有心绞痛发作,可能是因为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较少,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量小及疗程较短,未能在防治猝死及病情恶化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磷酸二酯酶4D基因(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广东地区7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广东居民77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TOAST分型将病例组又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7例、小动脉闭塞型221例、心源性栓塞型54例、其他明确病因型52例和不明原因型58例。使用SNaPshot方法对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SNP83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5个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83的CC、CT和TT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vs2.3%,29.1%vs 26.2%,68.0%vs 71.4%,P>0.05)。在显性、隐性及加性3种遗传模型下,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病例组及5个亚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浸润性巨噬细胞选择性侵入缺血性脑梗死灶介导基因治疗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对巨噬细胞与基因治疗、巨噬细胞应用于脑梗死基因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尚需解决的问题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初发及复发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性。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98例前循环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132例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进入该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入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记录斑块性质。结果复发性前循环脑梗死组患者斑块发生率及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性前循环脑梗死组(95.5%和50.1%比86.7%和21.4%,P=0.000),复发性脑梗死组斑块性质以为不稳定性斑块为主(77.3%)。结论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相关,不稳定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可能是引起前循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1个月内的死亡风险较高。目前临床治疗ACS的主要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可通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LAA)脑梗死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具体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7~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设定严格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照CISS分型标准,筛选出颅内外LAA脑梗死进入本研究,并进一步分为4个不同发病机制亚型: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颈部动脉低回声斑块等危险因素。对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研究,比较4个不同亚型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在入选的LAA脑梗死患者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病变型最多见(43例,43.4%),其他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型(37例,37.4%)、混合机制型(18例,18.2%)、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1例,1.0%);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低回声斑块在颅内外LAA脑梗死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LAA脑梗死发病机制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最多见,常见危险因素及低回声斑块在各机制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单侧颈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92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麻组39例和全麻组53例。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收缩压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系数、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卒中发生率以及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5 d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麻组平均手术时间延长(P0.05)。全麻组收缩压标准差[(11.77±1.74)mm Hg]小于局麻组[(17.35±3.39)mm Hg](P0.001),全麻组收缩压变异系数[(10.71±1.05)%]小于局麻组[(12.68±2.35)%](P0.001)。局麻组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5例,全麻组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两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全麻可降低重度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在于全麻可以更好的控制术中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内皮细胞微粒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ACS老年患者82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此外,低剂量组口服10 mg/d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口服20 mg/d瑞舒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微粒指标值、血脂水平以及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血液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膜糖蛋白(CD31+/CD42b-EMP)水平分别为(822.63±63.41)μL、(693.57±57.26)μL,较治疗前的(1160.46±174.23)μL、(1192.51±160.45)μL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治疗前后CD31+/CD42b-EMP水平下降程度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后,低剂量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12±0.23) mmol/L、(1.33±0.27) mmol/L、(1.72±0.53) mmol/L、(4.61±0.51) mmol/L,高剂量组分别为(1.74±0.33) mmol/L、(1.42±0.28) mmol/L、(1.48±0.52) mmol/L、(4.28±0.36) mmol/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血脂水平,同时20 mg/d剂量的治疗效果优于10 mg/d常规剂量,且不会增加老年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彻底清创后用外固定架固定胫骨,必要时使用有限内固定。结果:伤口一期愈合33例,二期愈合24例,伤口感染5例,骨外露11例;骨不连2例,其他患者骨折愈合。结论:本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