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款冬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款冬花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款冬花中共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款冬酮(1)、14- acetoxy -7β-(4- methylsenecioyloxyl)-1α-(2'- methylbutyryloxy)- notonipetranone(2)、6- acetyl -2,2- dimethylchroman -4- one(3)、3,4- epoxy -1,8- diangeloyloxy bisabola -7(14)-10- dien -2- one(4)以及橐吾香附酮醇(5)。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刘思  常乐  许婧 《四川中医》2014,(2):175-177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刺减肥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十年针刺减肥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普遍认为针刺对肥胖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的调整,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纠正代谢异常,纠正机体失衡状态,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许婧 《光明中医》2022,(22):4191-4193
目的 对痰瘀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试验观察,总结分析芪参归龙饮、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此病中的优势所在。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大连公安医院合作单位收治的痰瘀型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中,筛选出68例来进行分组试验,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处理,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为34。对照组患者收治在合作单位入院后结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芪参归龙饮方进行治疗。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心功能、血脂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分析不同时间点2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比较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入院时检测记录心功能和血脂水平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心功能提升,并且将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老年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结合使用芪参归龙饮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帮助患者调理血脂水平,还能由内到外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引起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输血现状。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日龄≤48 h入院且住院时间≥7 d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血红蛋白值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住院期间疾病发生情况及治疗措施,并分析影响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9例,其中贫血组88例,非贫血组81例。2组间辅助生殖受孕[47(53.409%)vs 33(40.741%),P<0.05]、基础血红蛋白值[180.395(176.282,184.508)vs 162.841(158.596,167.085),P<0.05]、母孕期贫血[27(30.682%)vs 12(14.815%),P<0.05]、晚发型败血症[64(72.727%)vs 31(38.272%),P<0.05]、机械通气治疗[46(52.273%)vs 10(12.346%),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1(57.955%)vs 26(32.099%),P<0.05]、凝血功能异常[27(30.682%)vs 11(13.580%),P<...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槲皮素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0、7.5、15、30、60、120μmol/L)槲皮素处理24、48和72 h,采用CCK-8检测槲皮素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A549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0(空白对照组)、15和30μmol/L槲皮素和3μg/ml顺铂(阳性对照组)处理24 h.采用细胞黏附实验、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A549细胞黏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槲皮素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槲皮素显著抑制A549细胞黏附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槲皮素显著降低A549细胞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槲皮素具有明显的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辣椒素对Lewis 肺癌小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辣椒素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5 组,每组9 只。各组连续用药20 d,于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瘤体积、瘤重、抑瘤率及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 阳性细胞率;采用Western blot 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 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素抑制Lewis 肺癌小鼠瘤体积、瘤重、MVD 和CD34 阳性细胞率(P <0.05);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素抑制Lewis 肺癌小鼠HIF-1α、VEGF 蛋白和mRNA 的表达(P <0.05)。结论 辣椒素抑制Lewis 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 和VEG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正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日在沪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显示,全国19个省市已发布人工智能规划,AI医学影像成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最成熟领域。这是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报告。白皮书的收录的内容和数据截至2018年底,汇编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并分析了各国在医疗领域的布局,还汇编了中国在国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水平与颈动脉血管弹性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是否形成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另选取无冠心病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GGT水平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所有受试者行颈动脉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tor imaging,VVI)检查,测量并记录颈动脉各节段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取各节段平均值,比较3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弹性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GGT水平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斑块组各节段平均Vs、Smax、SRmax低于非斑块组、对照组(P<0.05),非斑块组各节段平均Vs、Smax、SRmax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各节段平均Vs、Smax呈负相关,(rVs=-0.683、rSmax=-0.47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血管弹性力学变化呈负相关。血清GGT水平联合颈动脉VVI检测对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估国内外文献中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报告的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 维普(VIP)、 万方(WF)、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PCOS的RCT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