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医药卫生   32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摘要背景:研究显示,以可降解生物陶瓷聚磷酸钙为基材,加入微量锶元素,通过调控材料结构如孔径、孔隙率等性能,可制备出有足够力学强度并可控降解的掺锶聚磷酸钙。目的:观察成骨细胞与掺锶聚磷酸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兔成骨细胞与不同含锶质量分数(0~100%)的掺锶聚磷酸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MTT法检测掺锶聚磷酸钙中成骨细胞的活力,并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成骨细胞在掺锶聚磷酸钙的表面和孔隙内大量黏附、增殖和生长,并且分泌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表面的大量微绒毛,显示成骨细胞在掺锶聚磷酸钙材料上生长形态良好;同时通过MTT和碱性磷酸酶测定表明细胞功能良好,其中含锶1%掺锶聚磷酸钙细胞增殖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对成骨细胞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关键词:掺锶聚磷酸钙;成骨细胞;锶;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13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某三级医院医学生对基于高端智能模拟人的医学模拟教学效果评价,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医学教育方式.方法 采用学习成效量表和教学设计量表,以某医院临床内科学36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家护理联盟的学习成效量表和中文版Jeffries模拟教学设计量表在模拟教学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教学效果和课程...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及生物特性。方法收集行关节腔镜术或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膝关节滑膜标本,其中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创伤病例各6例,分别采用酶消化法、组织块法进行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生物特性的观察及鉴定。结果总共有6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骨关节炎、4例关节创伤患者关节滑膜成功培养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其中9例应用酶消化法,5例应用组织块法,经鉴定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纯度99%。结论本课题成功应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进行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所培养细胞适用于进行滑膜成纤维细胞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不同体位下肘关节镜常用入路与周围神经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体位下各种肘关节镜入路与毗邻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评价肘关节镜操作中各种标准入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新鲜尸体肘关节10个进行解剖,测量9种标准肘关节镜入路与毗邻神经血管的最近距离,并根据各入路下关节镜检的镜下视野及操作灵活性评价其应用价值. 结果肘关节镜人路与毗邻神经距离受注水膨胀关节、肘关节伸直或屈曲及前臂旋前或旋后体位变化影响.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后、中立、旋前位,前外侧入路关节镜套管与桡神经距离分别为(2.9±1.1)mm、(4.5±1.5)mm、(5.8 ±1.7)mm,穿刺造成神经损伤风险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2例肘关节中套管与桡神经直接接触.近端前内侧或近端前外侧人路观察肘关节前间室、后正中人路观察后间室视野良好且穿刺风险小.后方入路均安全. 结论近端前内侧或近端前外侧入路优于前内侧或前外侧人路,与后正中入路结合应用可基本满足多数肘关节镜手术的要求,是一组安全、有效的人路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固定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8例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LISS治疗,其中男3例,女5例,骨折发生时平均年龄为67岁.骨折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5年,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随访时间为8~38个月,平均17个月.8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3分(76~92分).所有患者没有使用同种异体骨条或自体骨植骨,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LISS钢板在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时显示出相对于其他类型钢板的优势,尽可能保护了骨水泥壳,在此型骨折中锁钉显示出良好的固定能力,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6.
TGF-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缓释系统,并对其载药、体外释药及降解特性进行检测,评估应用生物可降解壳聚糖微球作为TGF-β1控制释放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三聚磷酸钠(TPP)作为交联剂,以乳化交联法制备具有控制释放功能的负载TGF-β1的壳聚糖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板蛋白,应用相同的方法制备负载BSA的微球.应用扫描电镜、微镜粒度分、药物包封率测定、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检测等方法分析微球的特性.[结果]制备的微球球形良好,球体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TGF-β1包封效率90.1%).持续7 d的药物释放试验表明,BSA与TGF-β1两种蛋白均可以从微球中缓慢释放,其中TGF-β1的释放率低于BSA的释放率.溶菌酶溶液降解作用下,4周的体外降解过程中,可见微球质量持续下降并伴有明显的微球形貌改变.[结论]应用乳化交联法可制备负载TGF-β1的壳聚糖缓释微球.这种新型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在细胞因子的控制释放及软骨组织工程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腰椎间盘三组小关节的应力分布,探讨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小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MSC.MARK,建立正常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腰椎间盘及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然后模拟腰椎节段的运动,进行小关节应力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髓核摘除组小关节的应力最大,人工腰椎间盘组的小关节应力比正常椎间盘高,但明显小于髓核摘除组,但在旋转状态下,人工腰椎间盘小关节的中心部位承受的应力最大.结论: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与髓核摘除组相比可降低小关节的应力,但仍高于正常的腰椎间盘组;人工腰椎间盘组的抗旋转能力明显低于正常腰椎间盘组和髓核摘除术后组,由此可见,目前的人工腰椎间盘具有腰椎间盘大部分的力学功能,与真正的腰椎间盘仍有差别.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重组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然后用构建的IL1-Ra与TGF-β1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基因的表达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鉴定证实转染的软骨细胞中转基因得到表达。结论:IL1-Ra与TGF-β1基因共转染软骨细胞可以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术,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部位采用带蒂或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处,3例胫前或足背动脉受损者采用逆行吻合血管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22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0.
腕掌侧严重切割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