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术与神经调节术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和武警广西自治区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腰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和调节组。消融组(n=46)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调节组(n=62)接受脊神经后内侧支调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等评价指标进行随访,并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9.67±9.36)个月(15~32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消融组比调节组的两种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VAS评分、ODI评分有所下降,而调节组指标疗效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消融组疗效继续...  相似文献   
22.
马坤  蒋宇 《西部医学》2018,49(4):47-49
在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首,也是中医治疗上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肺癌形成的始动因素(表邪恋肺、肺气不宣)、发病过程的病理特点(复感表邪、肺气失宣、痰水互结)以及结合肺和大肠相表里理论(组织学上同源性、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微生态同步变化),来阐述基于肠道微生态调控的宣肺利水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内在机制。同时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药理,对宣肺利水法代表药物麻黄、车前草对非小细胞肺癌干预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宣肺利水法干预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机制之一是基于肠道微生态调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TPOAb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91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OAb水平分为TPOAb阴性组(TPOAb≤34 IU/mL)和TPOAb阳性组(TPOAb> 34 IU/m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免...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自体肝移植患者患病体验, 为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包虫病区住院的自体肝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制订访谈提纲, 进行半结构访谈, 访谈15例患者后资料饱和。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自体肝移植患者身心体验共提炼3个主题为微观系统:身体功能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中观系统:社会适应与社会功能障碍;宏观系统:就医条件受限与缺乏信息支持。结论自体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术前相比有所提高, 但其社会生态系统存在诸多问题,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患病体验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 改善患者身心功能状态, 维持其社会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25.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严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性疾病,其不同病程阶段的脑结构损伤、重塑与病人后期脑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能定量分析全脑灰、白质间体积和密度的差异,在IS的病情评估、病程监测、治疗及康复方案选择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对VBM技术及其在IS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卒中后抑郁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调查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新疆喀什及和田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登记的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结核病病耻感量表、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为[41.00(35.00,44.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感知、病耻感是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9.9%。结论 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女性、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疾病感知水平高、病耻感强烈的患者,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社会支持,关注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纠正其负性认知。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PM)炮制后降低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使用生何首乌(raw Polygonum Multiflorum, RPM)与制何首乌(processed Polygonum Multiflorum, PPM)处理L02肝细胞,采用CCK-8与EdU试剂检测L02肝细胞的细胞活力与增殖能力;运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正常组、RPM、PPM组之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相关通路上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和EdU实验中发现,与正常组相比,RPM组能够显著抑制肝细胞的细胞活力与增殖能力(P<0.01),与RPM组相比,PPM组的肝细胞活力与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1)。RNA测序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RPM组有3449个上调基因、3793个下调基因。与RPM组相比,PPM组有3788个基因上调、3515个基因下调。将正常组与RPM组的差异基因和RPM组与PPM组的差异基因进一步取交集,得到6854个共同差异基因;GO分析类结果显示主要参与细胞杀...  相似文献   
29.
<正>本期《休克》杂志带来了当代休克管理思考的优秀总结以及突破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共刊出22篇文章,其中综述12篇、临床研究4篇和基础研究6篇,研究报道聚焦临床热点,涵盖、创伤、休克和脓毒症等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治疗方式的探索。脓毒症是失调的宿主免疫反应,是造成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对围产期免疫系统的了解有助于脓毒症高风险新生儿的治疗。Polcz等通过子宫内免疫耐受期和出生后快速变化的富含抗原期,总结了人类免疫系统已知和未知方面认识[1]。考虑到最初对新生儿先天免疫宿主反应的依赖性,作者讨论了先天免疫记忆或“训练免疫”的概念,并描述几种潜在的免疫调节剂,有望改善新生儿失调的免疫反应,提高对脓毒症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30.
生物样本包含丰富的遗传、疾病特征和治疗效果等信息,且具有不可再生性,规范保存和使用生物样本已成为肿瘤诊治与研究领域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样本库发展现状的概述,提出建设我国肿瘤生物样本库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