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千金藤素(CEP)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测定药物浓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测定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荧光强度,迁移实验及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CEP≥10μmol/L时,可抑制DU145细胞增殖(P<0.05),Vimentin和Snail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增加(P<0.05),Vimentin荧光强度减弱,E-cadherin荧光强度增强(P<0.05),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均被抑制(P<0.05),p-PI3K及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EP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膀胱粘液腺癌较少见 .[病例报告 ]患者为男性 ,6 0岁 ,有间歇性无痛性终末血尿 1个月 ,B型超声波检查示膀胱前壁有 3 9cm× 3 4cm大小的部分无回声及异常回声区 ,考虑为膀胱壁占位病变 .CT检查示膀胱前方部位有憩室样突起 ,大小约为 2 0cm× 2 0cm ,CT值为 34~ 35Hu ,考虑为膀胱憩室伴出血 .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顶部有大小为 1 2cm× 0 8cm的肿物 ,考虑为膀胱肿瘤 .术中见膀胱顶部肌层外有 3 5cm× 3 0cm大小的肿瘤 ,小部分突入膀胱内呈菜花状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膀胱粘液腺癌 .[讨论 ]早期膀胱粘液腺癌无症状 ,当出现症状时已属晚期 ,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一种功能性腺瘤。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手术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3月收治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17例 ,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管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9.9岁。病史 3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发生于肾上腺 15例(88.3% )。其中左侧 8例 ,右侧 7例。肾上腺外发生 2例(11.7% )。有临床症状的 13例 ,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高血压2例 (14.1% )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肾上腺肿瘤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肾上腺肿瘤患者4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26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术中输血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可大幅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比较两者在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氯化钡(BaCl2)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大鼠舌下静脉注射胺碘酮、利多卡因进行纠正,观察两者的作用时间、再次心律失常时间。结果胺碘酮与利多卡因两种药物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胺碘酮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58.11 min±4.96 min)比利多卡因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13.33 min±7.60 min)迟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在治疗BaCl2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比利多卡因作用时间持久、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临床上采用的膀胱癌分期、分级标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准确判断其恶性行为和预后在膀胱癌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E—cadherin的表达减弱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关^[1]。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73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E—cadherin进行测定,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及电切治疗尿道狭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5-03~2007-01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及电切治疗尿道狭窄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那妥(萘哌地尔片,α1A、1D-肾上腺素能受体双重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那妥及乳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6周,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等方法评价其疗效。结果:那妥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动力学参数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P<0.01)。前列腺液中WBC下降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那妥能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α1A受体,从而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缓解梗阻性症状;同时阻断储尿期膀胱逼尿肌α10受体,使其舒张缓解刺激性症状,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醉酒后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6~2006年醉酒后膀胱破裂患者12例,对损伤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腹膜内型11例,腹膜外型1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并均临床治愈.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醉酒后膀胱破裂是自发性膀胱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诊断以膀胱注水试验和诊断性腹腔穿刺为首选检查方法,膀胱造影是最可靠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月~1999年3月,我院收治女性尿道损伤11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年龄16~38岁,平均29.6岁。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其中骨盆部直接辗压伤4例,站立位骨盆部挤压伤4例,骑自行车被撞伤3例。11例均有程度不同的休克,其中重症休克6例。11例均有骨盆骨折。除早期死亡3例因无X线摄片而具体情况不详外,余8例中有5例为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3例为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伴一侧骶髂关节分离脱位。11例均有尿道断裂和阴道破裂,阴道破裂多呈不规则的环形破裂。内脏损伤情况:不详3例,回肠破裂1例,直肠不全破裂1例,单侧卵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