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鼻咽癌肝转移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6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行包括射频消融治疗(RFA)、化疗栓塞(TACE)等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鼻咽癌肝转移患者共46例,其中富血供型17例,病灶总数32个;乏血供型29例,病灶总数61个,分别进行以TACE和RFA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经CT评价均表现为近期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对鼻咽癌肝转移患者创伤微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就影像学检查在腮腺肿瘤诊断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1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转移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行肿瘤影像学评价,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0例,稳定(no change,NC)3例.随访至今全组15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最长20个月,最短6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2个月.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4.
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对44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共44例,病灶总数共67个。经RFA治疗后随访2-6个月,运用螺旋CT三期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肝脏肿瘤直径≤3.0cm者26个、3.1-4.0cm者21个、4.1-5.0cm者11个,≥5.1cm者9个,经RFA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24个、19个、9个、6个。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为肿瘤去血管化征象,或并有体积缩小。结论:RFA治疗是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局部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介入方法对具有急性门静脉高压的猪模型进行经脾肾静脉带膜支架分流术,探讨其分流降压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健康西藏小型猪共5只,通过向门静脉内注射PVA颗粒制作急性门静脉高压模型;之后行脾肾静脉分流术,在脾静脉与左肾静脉之间释放带膜支架,观察相关静脉压力变化,术后行脾静脉血管造影显示静脉及支架内血流情况.结果 5只猪均成功建立急性门静脉高压模型,随后进行经脾肾静脉分流术,其中1只于术中死亡(死于麻醉过量),其余4只释放支架成功,术后脾静脉血管造影示支架内见由脾静脉向左肾静脉血流,分流术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均较注射PVA后下降,左肾静脉压力有所上升.结论 猪的门静脉高压模型经腹膜后脾肾静脉分流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鼻咽癌MRI 动态增强参数与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65377; 【方法】 ① 28例鼻咽癌初诊病人,先行MR动态增强扫描,获取伪彩显示的最大上升斜率图,后进行鼻咽纤维镜活检,测量活检部位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② 观察肿瘤最大上升斜率图特征,分别测量肿瘤“热点”和活检部位的MR动态参数值,包括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MMS)&#65380;最大线性斜率(LMS),强化峰值(PV)和强化百分数(SI%);③ 将活检部位的MR动态参数值与其MVD和VEGF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④ 对肿瘤“热点”和活检部位的MR动态参数值进行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65377; 【结果】 ① 活检部位的MMS&#65380;LMS&#65380;PV&#65380;SI%与MVD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4,0.643,0.541,0.397, P < 0.05),与VEGF的表达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44, 0.635, 0.456, 0.503, P < 0.05);②肿瘤“热点”多位于靠近肿瘤中心的位置,其各项MRI动态参数值均大于活检部位的MRI动态参数值(P = 0.000)&#65377; 【结论】 鼻咽癌活检部位的MRI动态增强参数与其MVD&#65380;VEGF表达呈正相关;MR动态增强可作为一种对活体鼻咽癌进行整体血管生成活性评价的无创性方法&#65377;  相似文献   
57.
邹勇斌  范卫君  张亮  唐田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59-2761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决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3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最大病直径均> 11 cm,先TACE化疗,待肝功能恢复后,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治疗后及时复查增强CT或MRI检查和肿瘤标志物以评价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16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生存期12.5个月,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肝外转移.结论: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巨块型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Ⅲ、Ⅳ型肝门区胆管腺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Ⅲ、Ⅳ型肝门区胆管腺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21例经病理证实为肝门区胆管腺癌伴梗阻性黄疸的病例,CT、MR胰胆管成像、经皮经肝胆系造影术将其分为Ⅲ、Ⅳ型,采用内外引流术、多极射频消融术、胆管内支架置人术及动脉化疗灌注术序贯性治疗。结果 所有肿瘤射频消融治疗1个月后CT值明显下降,13个病灶缩小约30%,4个病灶缩小约20%,4个病灶大小未变;6个月后均有缩小,缩小最显著者为60%左右,21个病灶平均缩小37%。有17例在射频消融治疗1个月后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恢复到正常水平,6个月后复查全部正常。随诊时间最长的为24个月,最短9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4个月。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是Ⅲ、Ⅳ型肝门区胆管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9.
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PD)集中在靠近粒子的股动脉血管壁局部,正常饲养4个月(核素125I的2个半衰期),4个月后处死家兔取出离粒子植入部位最近的股动脉,观察血管壁形态及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18只家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X线及TPS验证显示所选取股动脉受到设计照射剂量的照射,4个月后有15只存活(3只家兔死于与照射无关的其他原因),处死后取出研究选取部位血管段,大体学检查血管无变形、管径无缩小,内壁未见附壁血栓形成,镜下观察受试家兔的股动脉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该实验剂量下放射性粒子125I对于正常血管的组织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60.
张福君  吴沛宏  顾仰葵  赵明  范卫君  肖湘生 《癌症》2004,23(Z1):1567-1571
背景与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单纯引流仅解决黄疸问题,没有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于肿瘤的进展.近年来出现的经外引流管胆管内后装放疗、多极射频消融(ro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动脉药盒(port-cathetersystem,PCS)局部化疗栓塞等介入微创技术,因其对肿瘤的直接治疗作用而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拟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内支架(expandablemetallic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植入术后,经外引流管胆管内后装放疗、RFA及PCS局部化疗栓塞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49例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区肿瘤25例(肝门原发性肝癌17例,肝门转移性肝癌8例),胆管癌11例,胰头癌6例,汇管区胆管腺癌7例.分4组,第1组为单纯EMBE组;第2组为EMBE加后装放疗组;第3组EMBE加RFA组;第4组为EMBE加PCS组.所有患者先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然后第2组行经外引流管后装放疗;第3组行经皮RFA;第4组行PCS植入术,按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经药盒泵入化疗药物.结果:49例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成功,其中13例行单纯EMBE植入术,16例在EMBE植入术后行胆管内后装放疗,9例行RFA,11例在EMBE植入术后行PCS植入术.随访1~12个月,EMBE组:1~3个月内6例(46.1%)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8例(61.5%),12个月内死亡11例(84.6%);EMBE加后装放疗4例(25%)1~3个月内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5例(31.25%),12个月内死亡6例(37.5%);EMBE加RFA组1~3个月内2例(22.2%)出现再闭塞,2~6个月内死亡2例(22.2%),12个月内死亡3例(33.33%);EMBE加PCS组3例(27.27%)1~3个月内出现冉闭塞,2~6个月内死亡5例(45.45%),12个月内死亡6例(54.54%).EMBE组分别与近距离治疗3组的死亡率及再闭塞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EMBM后应主动进行抑癌治疗,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