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脊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方案及音猬因子(sonihedgehog,SHH)方案进行体外诱导培养,然后用抗Nestin、NeuN、GFAP、O1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LacZ基因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继而在SHH方案诱导后移植进入脊髓横断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个月、2个月冰冻切片进行X-gal染色追踪ES细胞并对X-gal阳性细胞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类型;BBB评分分析了小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RA与SHH方案得到的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2.54%和68.51%。细胞移植后1个月、2个月均可在脊髓横断小鼠体内检测到大量的X-gal阳性细胞,它们与宿主的脊髓组织相整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X-gal阳性细胞主要表达ChAT和MBP。细胞移植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RA相比,SHH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诱导剂,经SHH诱导得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横断的小鼠体内至少可存活2个月,表达成熟用胆碱能神经元的标志及髓鞘碱性蛋白,并且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生物膜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质膜超分子结构紊乱的最明显的结果也许是各种受体的改变。本文应用E花环形成和再形成试验,观察不同剂量~(60)Co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T2加权成像(T2WI)图纹理参数定量评估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82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或良性肿瘤的乳腺结节患者的磁共振ADC和T2WI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对乳腺结节勾画感兴趣区(ROI),提取ADC图和T2WI纹理特征,生成多个一阶和二阶纹理参数。采用双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组纹理参数值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计算相应临界值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用Z检验比较ADC图、T2WI纹理参数及二者联合的ROC曲线结果的差异。结果:良性结节组ADCmean、ADCmedian、ADCmin明显高于恶性结节组(均P<0.05)。恶性结节组ADC图偏度值、熵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确定乳腺良恶性结节的ADCmean、ADCmedian、ADCmin、偏度值、熵值诊断阈值分别为1.34×10-3 mm2/s、1.41×10-3 mm2/s、0.97×10-3 mm2/s、-0.075、3.762,AUC分别为0.90(95%CI=0.82~0.95)、0.89(95%CI=0.80~0.95)、0.91(95%CI=0.83~0.96)、0.74(95%CI=0.64~0.83)、0.95(95%CI=0.87~0.98);对ROC曲线比较显示熵值有最佳诊断效能,相应阈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5%、94.74%,比较ADC图、T2WI及二者联合的熵值AUC,显示二者联合的AUC值最大(AUC=0.97)。结论:基于ADC图和T2WI的纹理分析参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以二阶纹理参数熵值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4.
凋亡肿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凋亡肿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活性,观察其体内外抗肺癌的特性。方法: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Cs,采用或不采用凋亡肿瘤细胞负载DCs,并利用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CD40mAb)诱导DCs成熟;成熟DCs与自体T细胞共育,分别获得Ag-CTL及non-Ag-CTL,流式细胞仪检测Ag-CTL细胞表型的变化;^3H-TdR掺入法测定DNA片段形成率;建立人肺癌细胞株A549荷瘤裸鼠模型,过继回输Ag-CTL和non-Ag-CTL,评价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CD40mAb激发可使DCs上调CD1a、CD80、CD86、CD83、HLR-DR的表达;凋亡肿瘤细胞负载联合CD40mAb激发可进一步促进DCs的成熟;成熟DCs和自体的T细胞共育活化后CD8^+T细胞明显上调;Ag—CTL对A549具有高效特异的杀伤力,明显强干Ag-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P〈0.01),且Ag-CTL对A549的杀伤力明显强于non—Ag-CTL(P〈0.01),而non-Ag-CTL对A549及HepG2细胞的杀伤力无显著性差异;体内实验表明,Ag-CTL可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与生理盐水组(NS组)、non-Ag-CTL组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差异(P〈0.05),non-Ag-CTL组与NS组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有差异(P〈0.05)。结论:凋亡肿瘤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激发的Ag—CTL在体内外均呈现抑制肺癌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检测共刺激分子PD-1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T细胞上PD-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的意义以及抗PD-1单克隆抗体与免疫抑制剂的协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应用单标记和双标记的方法,对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肝移植和肾移植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细胞上PD-1的表达进行检测。以混合淋巴试验在体外模拟移植模型,应用MTT法,观察PD-1单抗与免疫抑制剂的协同作用。结果:PD-1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PBMCs和T细胞上有特异性高表达,环孢素A(CsA)能诱导PD-1在PBMCs上的表达,且抗PD-1单克隆抗体与CsA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PD-1可作为抗移植排斥作用的免疫干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6.
用云芝糖肽(PSP)灌胃,对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活动和脾脏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PSP能明显增加MBH神经元放电频率(P<0.001);提高电针抑制反应的发生率(P<0.05);提高脾脏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P<0.01);对脾脏B淋巴细胞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抗B7-1和抗CD40L单抗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C57BL/6小鼠腹部全层皮肤移植于BALB/c小鼠中段背部,实验分组(每组7只小鼠):1.B7-1功能性单抗(4E5)治疗组;2.抗CD40L单抗(4F1)治疗组;3.4E5+4F1治疗组,各单抗以20㎎/㎏的剂量注入腹腔内;4.空白对照组,只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时间为移植后0﹑1﹑3﹑5d,观察移植皮肤排斥情况。于术后第6天分别杀死各组受体和供体鼠,取受体脾细胞与供体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收集培养6d的初次反应细胞,检测再次ML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各单抗治疗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P<0.05﹚;与各单独应用4F1和4E5相比,联合使用4F1和4E5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未能进一步延长移植物的寿命(P>0.05)。初次单向MLR:4F1﹑4E5和4F1+4E5治疗组受体T淋巴细胞在MLR中表现对供体淋巴细胞特异性低反应性,能有效抑制T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初次应答。再次单向MLR:4F1﹑4E5﹑4F1+4E5对供体淋巴细胞在再次反应中仍保持着对同种抗原的反应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未能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综上结果证实,anti-CDB7-1mAb(4E5)和anti-CD40LmAb(4F1)作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干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从小鼠腹水中纯化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2F5的一步亲和层析方法。方法小鼠mAb腹水样品经离心过滤后,进行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对样品稀释倍数、上样流速、梯度洗脱体积对m A b纯度的影响进行检测。结果样品在稀释4倍以上、上样流速为1.0mL/min以及Gly-HCl(pH 2.7)一步洗脱条件下,可获得纯度大于90%的mAb 2F5,回收率为8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一步亲和层析纯化方法操作简便,所得mAb的纯度和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表达于活化T细胞上的4-1BBL分子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1F1加入CD3单抗联合CD28单抗激发的T细胞培养体系。细胞计数分析T细胞的增殖;PI/Annexin V双染法分析T细胞的凋亡;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的表型。结果单抗1F1能够有效地抑制活化T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单抗1F1还可抑制活化T细胞分泌IL-2和INN-7及上调T细胞表面CD95和PD-1分子的表达。结论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活化T细胞表达的4-1BBL分子通过逆向信号抑制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上调负性调控分子,进而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和下调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