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7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正>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患,临床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和高脂血症。临床主要以利尿、消除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改善肾脏微循环等治疗为主[1]。大多数患者疗效好,短时间内可消除蛋白尿,预后好。但其中有相当比例患者因大量应用利尿剂、大剂量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102.
胡浩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6):724-725
目的:评价慢性肾衰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7-05~2009-05我科收治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20例,分为实验组10例(血液透析加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与对照组10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血液透析加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能有效延缓残余肾功能,短期内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不良,延长生存期。结论:血液透析加腹水浓缩回输治疗是治疗尿毒症患者合并大量腹水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王景  胡浩  杨俊忠  曹华 《现代保健》2011,(23):132-132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骨折愈合及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5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均达到较好功能恢复,优良率923%,无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术简单有效,可减少组织损伤,减少感染的机会,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王景  胡浩  杨俊忠  曹华 《现代保健》2011,(22):153-154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骨折均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构复位和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1%,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简单有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关节结构与功能达到最大恢复,远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0例腹膜后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腹膜后血肿感染后1例,原发性1例,外伤性乙状结肠破裂后1例,十二指肠穿孔后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1例,结肠癌1例,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1例,坏死性胰腺炎后1例.超声检查确诊4例(80.0%,4/5),CT检查确诊5例(83.3%,5/6).经腹部腹膜后脓肿切开置管引流7例,CT引导下经后腰部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1例,后腰部切开引流2例.死亡2例.结论 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有效抗感染治疗、充分有效引流和营养支持是治疗腹膜后脓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EPHB6对非小细胞癌(NSCLC)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的黏附和迁移实验以及小鼠体内转移模型来评价EPHB6在NSCLC转移中的作用。过表达和RNAi干涉技术用于对EPHB6生物学功能的分析。结果:恢复EPHB6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可增强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在患肺癌的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中,EPHB6的重新表达对肿瘤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PHB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估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随访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9月共26例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随访到的患者中,4例采用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retropubic tension free mid-urethral sling, TVT), 22例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urethral middle obturator sling,TOT)。术后中远期电话随访尿失禁严重程度评分(urinary incontinence severity score,UISS)、逼尿肌不稳定评分(detrusor instability score,DIS)、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评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 evaluation,I-QOL)、泌尿生殖障碍量表简版(Urogenital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UDI 6),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6例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62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1.48~31.14 kg/m2,平均26.82 kg/m2。随访时间8~69个月,平均26个月,14例患者手术前曾服用M受体阻滞剂,但未超过2周。术中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拔除尿管时,患者均无局部疼痛或排尿困难。压力性尿失禁治愈25例,达96.15%,急迫性尿失禁治愈20例,达76.92%。26例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总体有效率高,即使未长期服用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手术本身对急迫性尿失禁的治愈率达76.92%。手术的远期疗效稳定,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介绍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尿动学分型并探究其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OAB并且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男性患者共126例,根据患者的主诉(是否可感知尿急)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是否有逼尿肌过度活动和终止不自主收缩的能力)将膀胱过度活动症分为四型,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伴随疾病情况、治疗前后的OAB症状评分表(OAB symptom score,OABSS)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根据分型方法,Ⅰ型32例(25.40%),Ⅱ型27例(21.43%),Ⅲ型59例(46.83%),Ⅳ型8例(6.35%),四型患者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患者的年龄、体质量、伴随疾病数目显著大于其余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患者的年龄、体质量、伴随疾病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和IPSS量表差值显著小于其余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和IPSS量表差值显著大于其余三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患者治疗前后OABSS和IPSS量表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型男性OAB患者中,Ⅲ型治疗效果最好,Ⅳ型治疗效果最差,此分型方法对男性OAB的个体化诊疗以及指导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术中切开法与扩张法两种不同处理憩室颈部的方式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长期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分级和术前症状等患者基本情况,结石位置、大小等结石特征数据,皮肾通道长度、手术时长等手术相关数据,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Clavien并发症分级、无石率等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进行了5年以上的长期随访。结果: 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中处理憩室颈部方式的不同分为扩张组(n=37)和切开组(n=16), 其中男性患者24例(45.3%), 女性29例(54.7%),平均年龄为(39.96±12.88)岁,大多数憩室结石位于肾上极(n=32,60.38%)和背侧(n=41,77.4%),以单发结石为主(n=36,67.9%),两组间人口学数据及结石特征数据除年龄及结石负荷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例(84.9%)患者术后达到无石状态,44例(83.0%)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改善。术后12例患者失访,41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7个月。在术后1年时有1例出现复发。截止2021年3月,15例患者术后随访未满5年,剩余26例术后5年复发率为34.6%。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石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5年复发率均较术后1年时明显升高,保持无石状态和残石状态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经皮肾镜处理憩室结石术中切开法和扩张法处理憩室颈部均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术后无石率,术后5年时憩室结石复发率为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