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WHK、HDL-C、HOMA-IK和EDD均是与糖尿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组高血压、冠心痛和脂代谢异常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0%、20.8%和33.3%,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5.7%、11.9%和20.1%(均P<0.05).结论 肥胖者存在发生2型糖尿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其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环节,并可能是促使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危害主要在于与之相关的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可涉及全身多个脏器,本研究之前的实验显示糖耐量异常期及DM初期患者已存在有早期AS[1].因此,早期发现DM人群甚至糖耐量异常人群的AS,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于防治DM血管并发症以及减少与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ox-LDL、ET和NO与T2DM者AS发生的关系,并研究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3.
背景:以自体骨髓、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效。对象:选取2006/2010住院行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23例,脐血单个核细胞稀释后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点1~3mL,间隔约3cm。单个肢体移植1.23×108~1.06×109个,共计38条肢体。结果与结论: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及皮肤温度、经皮氧分压治疗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神经病变损伤自觉症状评分、临床检查评分、振动觉阀值移植后6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腓浅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移植后3个月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6个月与移植前相比较有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脐血单个核细胞可以改善糖尿病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不同糖耐量人群进行早期动脉硬化指标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组56例、糖耐量异常组58例和初诊2型糖尿病组56例,均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及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结果糖耐量异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组,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耐量异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cf-PWV、CAVI显著升高,ABI和ED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f-PWV与年龄、腰围、血压、LDL-C、空腹血糖和HOMA-IR密切相关,CAVI与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和HOMA-IR密切相关,ABI与LDL-C、空腹血糖和HOMA-IR密切相关,EDD与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和HOMA-IR密切相关。结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不仅与糖耐量异常有关,也与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并进行各项代谢危险因素干预,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减重效果影响. [方法]274例单纯肥胖者经过12个月强化生活方式减重干预,按照减重程度分为理想达标组(99例),一般达标组(128例)和未达标组(47例).测量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及空腹血糖.[结果]减重未达标组HOMA-IR和腰围、腰臀比高于减重达标两组(均P<0.05),而一般达标组又高于理想达标组(P<0.05).EDD在3组无显著差异.减重干预后,减重达标两组EDD显著增加(均P<0.01),HOMA-IR明显降低(均P<0.05),体重指教、腰围、腰臀比、血压、总胆固酵、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也较减重前降低(P<0.05或P<0.01),上述指标在未达标组减重干预前后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OR=2.35)、腰围(OR=1.33)、腰臀比(OR=0.936)与减重效果相关.EDD对体重达标影响低于前者. [结论]减重干预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及各项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和腹部脂肪增多是影响减重效果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要应进行动员,外周血白细胞数目越多,分离的干细胞越多,但同时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该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不同季节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脂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正常人54900例(其中男38064例,女16836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检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TC随季节变化明显,2月最高,7月最低;LDL—C在第1季度最高,第3季度最低;TG虽然在第1季度有高点,但季节变化不明显,各时间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DL—C在2、7月为低点,并随季节变化。结论: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血脂随季节变化明显,中年应作为职业人群防治血脂异常的重点。  相似文献   
78.
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近两年的住院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299例次,对培养出致病微生物120株进行分析。耐药株的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均采用K-B法。结果糖尿病组前三位细菌为大肠埃希氏菌(55.0%),粪肠球菌(9.2%),光滑球拟酵母菌(7.5%);耐药后五位的是氯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亚胺培南,均在28.8%以下。对G 球菌耐药抗生素,后四位的是氯霉素、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均在17.4%以下。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率在10.5%~26.3%之间。结论尿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应尽量选用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及复查结果决定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以及是否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9.
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分布情况。[方法]对2005年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体检的石家庄市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男性5 233人、女性4 168人,Non-HDLC分别为(2.88±0.88)mmol/L、(3.03±0.87)mmol/L,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分析9401人,Non-HDLC与年龄、TC、TG、LDL-C、apoB呈正相关(r=0.240、0.945、0.494、0.878、0.158,P<0.01),与HDL-C、apoA1呈负相关(r=-0.225、-0.074,P<0.01)。[结论]石家庄市职业人群中Non-HDLC女性稍高于男性,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0.
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室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和内向整流性钾电流 (IK1 )的变化。方法 :采用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 AMI动物模型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 ,记录比较 AMI后 1周心外膜梗死区心肌细胞 Ito和 IK1 的变化。结果 :心梗组 Ito明显下降 ,I- V曲线明显下移。指令电位为 +60 m V时 ,Ito在心梗组为 1.0 8± 0 .2 4n A(n=12 ) ,与对照组 (2 .0 9± 0 .3 9n A ,n=16)相比 ,显著下降 ,P<0 .0 1;心梗组 IK1 与对照组比较 ,明显下降 ,特别在超极化时。指令电位为 - 12 0 m V时 ,心梗组 IK1 为 3 .0 1± 0 .49n A (n=11) ,对照组为 4.12±0 .5 1n A(n=10 ,P<0 .0 5 )。结论 :AMI可引起心室肌细胞 Ito和 IK1 的下降 ,从而导致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复极异常 ,这可能是导致 AMI后出现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