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势和线粒体质量的变化。 方法: 用喜树碱处理Jurkat细胞,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早期凋亡, 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 Annexin V-PE/DiOC6(3)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势(△ψm),NAO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质量。 结果: 在10 μmol·L-1 CPT诱导下,6 h 时Jurkat 细胞早期凋亡的细胞比率(22.59±1.04)%显著高于对照组(3.93±0.73)%(P<0.01)。CPT组坏死比率(2.48±0.53)%与对照组(2.78±0.63)%无显著差异(P>0.05);并可使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晚期凋亡的细胞比率为(13.58±0.97)%显著高于对照组(3.18±0.51)%(P<0.01),CPT组G0/G1期细胞比率(48.14±0.96)% ,明显高于对照组(44.09±0.43)%(P<0.01)。CPT组线粒体发生明显去极化现象,AnnexinV+DiOC6(3)-的细胞比率为(19.47±0.69)%,而对照组比率为(4.21±0.40)%,差异显著(P<0.01)。同时,CPT组线粒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PT组NAO+细胞比率为(74.77±1.66)%,对照组为(92.24±1.41)%(P<0.01)。 结论: CPT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去极化作用增强并且线粒体质量下降,表明该凋亡过程与线粒体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髓样DC(MDC) 和浆细胞淋巴样DC(PDC)在正常妊娠中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正常妊娠妇女30例,分别在每个妊娠妇女早期、中期和晚期妊娠时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MDC和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率及MDC/PDC比率,正常未妊娠女性为对照组。 结果: 与未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MDC, 0.32%±0.08%; PDC, 0.12%±0.05%)及MDC/PDC比率(2.96±1.39)相比: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MDC, 0.29%±0.07%; PDC, 0.11%±0.04%)及MDC/PDC比率(2.95±0.85)无显著差异(P>0.05);中期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MDC, 0.11%±0.06%; PDC, 0.07%±0.03%)及MDC/PDC比率(1.52±0.44)降低(P<0.01);晚期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MDC, 0.12%±0.06%; PDC, 0.08%±0.03%)及MDC/PDC比率(1.54±0.43)降低(P<0.01)。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及MDC/PDC比率相比,中、晚期妊娠显著降低(P<0.01)。 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中期和晚期妊娠时外周血中MDC和PDC的百分率及MDC/PDC比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33.
活体染料CFDA-SE在淋巴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目的 :探讨活体染料CFDA SE在淋巴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CFDA SE染色、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检测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多克隆刺激剂作用下荧光强度的变化 ,并应用相关软件分析其增殖情况。结果 :PDB ion omycin或ConA刺激 4 8h后均出现淋巴细胞分裂 ,表现为CFSE荧光强度的系列减半。环孢菌素A(CsA)可抑制ConA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CFSE荧光无减半。ConA刺激4 8h后 ,出现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增殖不同步的现象 ,72h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经ModFitTM 软件拟合后 ,得到的各项增殖指标显示 ,ConA对CD8 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强于对CD4 T细胞的作用。结论 :CFDA SE染色结合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是分析淋巴细胞增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雌二醇(17β-estradiol, E2)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人外周血来源DC体外培养时加入两种浓度的E2 (10-7 mol/L和10-6 mol/L)处理,光镜和电镜下观察DCs的生成情况及形态变化,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免疫表型,用ELISA方法测定其分泌的IL-12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s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 结果: 加入E2培养后, DCs树突状和膜面状伪足减少,表达低水平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其分泌的IL-12水平明显下降,DCs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显著下降。 结论: E2抑制人外周血来源DC的成熟,对其免疫学功能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5.
异黄酮Genistein对T细胞体外活化CD6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异黄酮Genistein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 ,探讨将其发展为免疫干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技术 ,在全血培养体系中于 2h和 6h时间点检测分别经 10 ,5 0或 10 0 μmol L浓度Genistein预培养的 ,PHA或PDB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CD6 9表达百分率。结果 :培养 2h后 ,Genistein对PHA活化组的抑制作用要强于PDB活化组 ,P <0 0 5 ;培养 6h后 ,Genistein对PHA活化组的抑制作用同样强于PDB活化组 ,P <0 0 5 ,但较之 2h时间点均有所降低 ;无论PHA活化组或PDB活化组 ,Genistein对T细胞CD6 9表达率的抑制效应均随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Genistein对PHA和PDB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CD6 9表达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关系。Genistein有潜力发展成一种免疫干预药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模型CBA/J×DBA/2小鼠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水平,并评价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ymphocyteimmunotherapy,LIT)对CD6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鼠胚和鼠仔预后的关系。方法:评价CBA/J×DBA/2、C57BL/6×DBA/2和BALB/c×DBA/2小鼠胚胎和鼠仔的预后,绘制出生后1-21 d鼠仔离乳前生长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并且采用PE-CD69和FITC-DX5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在有或无LIT的情况下,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水平。此外,对CD16/CD32+NK细胞亚群等也进行检测。结果:在孕期母鼠体重平均增长幅度、平均每窝产仔数、新生鼠仔出生第1 d平均体重和胚胎吸收率等方面,CBA/J×DBA/2小鼠与生殖力正常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在CBA/J×DBA/2小鼠中,代表活化型NK细胞的CD69+DX5+细胞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有效的LIT能够显著降低CD69在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并相应地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结论:CD69+DX5+细胞在胚胎被排斥的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LIT通过降低CD69分子在母胎交界面NK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而显著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37.
孕酮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孕酮(P4)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人外周血来源DCs体外培养时加入两种浓度的P4 (10-7 mol/L和10-6 mol/L)处理,光镜和电镜下观察DCs的生成情况及形态变化,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免疫表型,用ELISA方法测定其分泌的IL-10和IL-12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s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加入P4培养后, DCs树突状和膜面状伪足减少,表达低水平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其分泌的IL-10水平升高,IL-12水平明显下降,DCs刺激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显著下降。结论:P4抑制人外周血来源DCs的成熟,对其免疫学功能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8.
HIV-1是感染人类病毒的特殊类型。早孕期HIV-1母婴传播率相对较低,而此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最高,为此对这种较低的HIV-1母婴传播率与高浓度的hCG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对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的吸收特性及HMME-PDT对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分别与浓度为0、10、20和40μg/ml的HMME孵育1h;同时将另一实验组的Hacat细胞与10μg/ml的HMME分别孵育0和30min、1和2h,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时间和孵育浓度对Hacat细胞吸收HMME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Hacat细胞分别与0、2·5、5、10、20和40μg/ml的HMME孵育2h,用532nm的倍频Nd∶YAG激光以20mW/cm2的功率密度分别照射0、2·5、5、10、20min,同时设立完全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光敏剂组,24h后以MTT法检测Hacat细胞的存活率。结果Hacat细胞对HMME吸收量随着孵育浓度的增高和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单独照光或以高达40μg/ml的HMME孵育对Hacat无明显杀伤(P>0·05)。在激光功率密度相同的情况下,HMME-PDT对Hacat细胞的杀伤呈孵育浓度和激光能量密度相关性。结论Hacat细胞对HMME吸收呈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相关性,孵育浓度及激光能量密度是影响HMME-PDT杀伤效应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范围内的HMME-PDT能对Hacat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以流式微球分析(CBA)法检测不同处理情况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IFN-γTNF-α、IL-2)和Th2(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健康人PBMCs体外培养12小时后,上清中细胞因子主要为TNF-α和IL-6,喘可治使Th1和Th2细胞因子全面升高;喘可治对PDB加离子霉素诱导的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人异常升高的INF-γ、TNF-α、IL-6和IL-10分泌。结论:喘可治注射液上调健康人PBMCs分泌TH1和Th2细胞因子,对异常活化的PBMCs分泌的Th1和Th2细胞因子则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