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造成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不能及时正确、合理的治疗,体内代谢紊乱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及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流行病、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增加。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1亿2千万,我国糖尿病人总数有4000万,其中95%为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据WHO最新数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糖尿病病人将达到目前的4倍,如此快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处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应建立完善社区"三级预防"体系,通过讲座、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实施"三级预防"体系。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公众的健康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三种剂量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C组、R1组、R2组和R3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 μg后,C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0分后予以5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R1组、R2组和R3组均静脉泵注瑞马唑仑6 mg·kg-1·h-1进行麻醉诱导,MOAA/S为0分后,R1组、R2组和R3组分别调整剂量为0.5、1.0和1.5 mg·kg-1·h-1术中维持。记录镇静起效时间、术中补救镇痛例数以及苏醒时间。记录入室平静时(T0)、麻醉诱导后MOAA/S为0分时(T1)、术中SBP最低时(T2)、麻醉苏醒(T3)后HR、SBP和DBP。记录术中知晓、体动、多巴胺使用例数、呼吸抑制、肌震颤、头痛、注射痛、瘙痒、恶心、呕吐、咳嗽、出汗、寒战和苏醒后眩晕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R1组、R2组和R3组镇静起效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R2组、R3组术中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R1组(P<0.05),R2组和R3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R1组(P<0.05)。T1时R1组、R3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1、T2时R1组、R2组和R3组SBP和DBP均明显高于C组(P<0.05)。R1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R2组、R3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中多巴胺使用率和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
结论 以瑞马唑仑6 mg·kg-1·h-1静脉诱导、1.0 mg·kg-1·h-1麻醉维持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时相对于应用丙泊酚对循环系统影响更小,注射痛发生率更低,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此类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MYO1C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自噬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和NSCLC A549细胞中circRNA MYO1C水平。将A549分为对照组、NC组和siMYO1C组,通过转染si-circRNA MYO1C质粒干扰circRNA MYO1C。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活力和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SCs分化标志蛋白(OCT4、SOX2和NANOG)以及自噬标志蛋白(P62和IC3II/LC3I)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对正常肺上皮细胞,circRNA MYO1C在A549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0.99±0.06 vs. 4.87±0.88,P=0.002)。与NC组比较,siMYO1C组细胞中circRNA MYO1C水平、细胞活力、迁移、OCT4、SOX2、NANOG和IC3II/LC3I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P6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 下调circRNA MYO1C能够抑制NSLCLC细胞的CSCs分化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并抑制肺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85.
重链可变区基因随机CDR3ScFv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VH 基因随机CDR3ScFv噬菌体抗体库 ,并筛选抗HFRS病毒NP抗原的噬菌体抗体。方法采用随机引物PCR法扩增抗HFRS病毒mAb1A8的VH 基因 ,并与1A8VL 基因共同克隆入噬菌粒表达载体 pHEN1后 ,构建VH 基因随机CDR3ScFv基因库。继用辅噬菌体VCSM13超感染后得到噬菌体抗体库 ,然后用HFRS病毒抗原进行筛选。随机挑取筛选的菌落超感染 ,用夹心ELISA检测超感染上清。结果获得库容量约为107 噬菌体抗体库。夹心ELISA的结果表明 ,筛选出的噬菌体抗体可与HFRS病毒NP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库容量较高的ScFv噬菌体抗体库 ,并获得可与HFRS病毒NP抗原结合的噬菌体抗体。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取卵术中应用阴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预防术后出血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行体外受精(IVF)助孕的59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取卵引导路径分为超声血流探测取卵路径组(A组,190例)和常规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组(B组,4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取卵术后出血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取卵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基础窦卵泡计数、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既往盆腔手术史、卵巢高浮比例、取卵术持续时间及双腔针使用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总体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35.45%vs. 31.05%,P<0.05),取卵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显著增高[(4.23±1.23)g/L vs.(2.16±1.76)g/L,P<0.05],穿刺点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延长[(40.05±11.17)s vs.(22.56±10.21)s,P<0.05),穿刺点止血纱布用量显著增多[(5.73±2.26)个vs.(2.25±1.20)个,P<0...  相似文献   
8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我科用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气雾剂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0月~2006年3月作者诊断毛细支气管炎89例,诊断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2组,治疗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对照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3个月~2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病例数、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镇静、吸氧及一般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和布地奈德气雾吸入剂配合筒式吸舒吸入,每次各1掀(100μg/掀),先用万托林,15 min后再用布地奈德,一日2次,直至到症状消失。疗效评定:显效:咳嗽、发热、喘憋、肺部哮鸣及湿性罗音7 d内消失;好转:治疗7 d咳嗽、喘憋明显减轻、肺部哮鸣及湿性罗音减少;无效:治疗7 d上述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1),见表1。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分组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45 32(71.1)11(24.4)2(4.4)对照组44 23(52....  相似文献   
88.
针对教学改革中新制定的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调查中医专业本科生在西医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和面临的最大困难。发现中医专业临床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9.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4年10至11月我院爆发的院内感染MPP患儿28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结果:28例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伴发热22例,喘憋8例,气促9例;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表现,如恶心、呕吐、腹泻、鼻窦炎、口腔溃疡、中耳炎、皮疹、心律失常等。辅助检查MP—IgM均阳性。所有患儿经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MPP临床表现多样,需结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并做好积极的防治工作,以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汉坦病毒NP抗原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mAb) 1A8的scFv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将真核表达载体 1A8 scFv Cκ/pCI neo用脂质体转染COS 7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瞬时表达产物的免疫学活性。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 ,约 1%细胞胞质中出现弥散荧光 ,在免疫共沉淀 /免疫印记中 ,表达的抗体片段可与汉坦病毒的NP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 :细胞内表达的1A8 scFv Cκ可与NP抗原特异性结合 ,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抗体的抗病毒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