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含糖5.5 mmol/L);(2)高糖组(含糖25 mmol/L);(3)Snail1 siRNA处理组,转染Snail1 siRNA,6 h后更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4)Control siRNA处理组,转染Control siRNA作为阴性对照,6 h后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5)高渗组(含甘露醇19.5 mmol/L)。72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Snail 1、Vimentin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检测Snail 1、Viment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Snail1 siRNA后,与高糖组比较Snail1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2%和68%(P〈0.01);与高糖组比较,Snail1 siRNA处理组Vimentin、FSP-1、FN蛋白和(或)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1)小干扰RN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2)Snail1参与了高糖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并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丹芪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NG)、糖尿病组(DG)和糖尿病丹芪合剂治疗组(DQT),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12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及肾脏指数;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p38MAPK和FN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p38MAPK mRNA的水平。结果:与NG相比,DG大鼠血糖、血肌酐、24 h尿蛋白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p38MAPK蛋白及mRNA和F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DQT除血糖外,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38MAPK蛋白及mRNA和F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丹芪合剂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的表达而减少FN的分泌和沉积,延缓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进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在糖尿病(DM)肾病(DN)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sfrp-1在DN肾脏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成模10 w末处死,生化方法测小鼠血糖、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两组肾组织β-连环蛋白(β-catenin)、sfrp-1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wnt4、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p-GSK3β、sfrp-1、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col-Ⅲ)等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sfrp-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血糖和24 h尿蛋白、肌酐、三酰甘油、尿素氮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肾皮质肾小管细胞胞质内几乎没有β-catenin蛋白表达,而DN组β-catenin蛋白在胞质内大量集聚,并出现核转移;sfrp-1蛋白在正常对照组肾皮质肾小管细胞胞质内可见棕黄色阳性表达,而DN组阳性表达减少;Western印迹显示,DM组肾组织wnt4、p-GSK3β、β-catenin、α-SMA、col-Ⅲ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E-cadherin、sfrp-1表达显著减少(P0.05);Realtime-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肾组织sfrp-1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sfrp-1在DN小鼠肾组织表达降低可能导致对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促进DN肾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44.
不同pH值和盐浓度对柱色谱提取抗-D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pH值和盐浓度对离子交换色谱从低效价血浆中提取抗-D抗体的影响及工艺。方法抗-D效价为1∶128的健康人血浆,经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色谱柱,用不同pH值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收集未吸附组分,检测相关指标。结果pH7.5组的抗-D效价和IgG回收率较低,但γ-球蛋白纯度较高;而pH5.8、0.05mol/LPBS组的抗-D效价和IgG回收率最高,单体和二聚体含量也高,但γ-球蛋白纯度相对较低。结论用pH5.8、0.05mol/LPBS洗脱,较适合从低效价血浆中提取抗-D抗体。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高糖诱导下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加不同浓度SF组,分别于处理后24 h、48 h收集细胞.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结果:48 h内,高糖促进GMC增殖并上调p38MAPK蛋白的表达,抑制p53的表达,SF能明显对抗高糖的这种作用,其作用随SF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结论:SF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促进p53的合成,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GMC增殖.  相似文献   
46.
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10月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22例,与1996年1月~1998年1月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同类病人20例进行对比研究,联合用药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肖瑛  石明隽  桂华珍  郭兵  张国忠 《中草药》2009,40(Z1):175-179
目的 观察丹芪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蛋白激酶Cα(PKC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维连接蛋白 (FN) 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丹芪合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芪合剂组,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 12 周后处死大鼠,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糖、血肌酐 (Scr) 和 24 h 尿蛋白及肾脏指数;PAS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 BMP-7、PKCα、AngⅡ和 FN 蛋白的表达;RT-PCR 方法检测肾皮质 BMP-7、PKCα和AngⅡ mRNA 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Scr、24 h 尿蛋白及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 PKCα、AngⅡ的蛋白及 mRNA、FN 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而 BMP-7 蛋白和 mRNA 的表达明显减少;丹芪合剂组上述升高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并且 PKCα mRNA 未见表达,同时 BMP-7 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却明显增加;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丹芪合剂组肾小管上皮细胞 BMP-7 分别与 PKCα、AngⅡ和 FN 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P<0.05)。结论 丹芪合剂可能通过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 PKCα和 AngⅡ及上调 BMP-7 表达,使 FN 的沉积减少,从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高糖条件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中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表达的影响及对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RTEC分为正常糖(NG)组和高糖(HG)组.RTEC分别转染DNMT3B短发夹RNA(sh-DNMT...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