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医药卫生   39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单用α干扰素(IFNα)或拉米夫定仅使一小部分的患者获得持久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应用IFNα和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尚待肯定。为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抗病毒疗法。2000年2月  相似文献   
112.
TTV经胎盘的垂直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国内外对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研究较多,对TTV传播途径研究中粪口传播及输血传播途径已较为肯定,但是否可经母亲垂直传播尚不清楚。现对TTV垂直传播进行一定的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检测对象为安徽省全椒地区正常妊娠并正常分娩的产妇共52例,平均年龄为25岁±2岁,分别取外周血及其所产新生儿脐带血备检。新生儿性别为男27例,女25例。产前采产妇血,产后立即抽取脐带血保留,均约2mL置于玻璃试管中,离心(转速3000 r·min~(-1)分离血清,取20μL于高压灭菌的1.5mL Ependdorf管中,加等量裂解液煮沸10min.再以  相似文献   
113.
患者 女 ,2 8岁 ,因反复出现乏力 ,黄疸 5年于1998年 6月 2 0日入院。 1992年开始患者因劳累、感冒、妊娠、腹泻等诱因反复出现乏力、黄疸 ,伴轻度食欲减退。无黄疸及乙肝家族史。查体 :除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轻度贫血貌外 ,未见异常。肝功 :总胆红素 (TBi) 110 μmol/L直接胆红素 (DBi) 65μmol/L ,ALT 2 0u/L、AST 19u/L、TBA 2 0 μmol/L。血常规WBC 4 .7× 10 9/L、RBC 3.5× 10 12 /L、Hb 90 g/L、PLT 110× 10 9/L、HAV、HBV、HCV、HEV、HG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为明确…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经PE治疗,血清HBV∈DNA载量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比治疗无效组降低更明显,对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明显。结论PE治疗可有效去除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l)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肾血流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重型、危重型少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与一般治疗,治疗组以脂质体包裹PCE1 10μg 1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1次,疗程7天。观察病程变化,彩色多普勒测量双侧肾动脉血流,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少尿期明显缩短(P<0.05),血浆ET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肾动脉内径(D)、收缩期螃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时间速度积分(VTI)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肾动脉血流量(Q)增加(P<0.01)、阻力指数(RI)下降(P<0.01)。结论脂质体包裹PGEl可增加重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肾血流量,降低血浆ET水平,缩短少尿期,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6.
HCV C-Fc融合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HCV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C Fc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 (DCs)能否诱导抗HCV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将pcDNA3 HCV Fc质粒用电穿孔法转染经过白介素 4 (IL 4 ) ,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刺激增殖的小鼠DCs前体细胞 ,观察HCV、Fc抗原表达 ;将制备的 5×10 5/ 10 0 μlDC疫苗皮下免疫Balb/c小鼠 ,两周后检测特异性抗体、脾脏CD4 、CD8 细胞增殖作用以及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结果 HCVC Fc基因电穿孔法转染细胞在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发育成能有效表达HCVC Fc并具有典型形态学与表型特征的DCs。免疫小鼠后 ,HCVC Fc基因转染DCs能诱导产生抗HCV特异性抗体和较强的CTL反应。结论 HCVC Fc基因修饰的DCs能增强对HCV特异性CTL效应的诱导能力 ,提示它在抗病毒疫苗发展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7.
细胞内免疫(Intracellular Immunization)是一种将抗体基因导入细胞内阻断病毒组装的一项新技术。为探索抗汉坦病毒细胞内免疫的可行性,我们用SOE(Splice by overlapping extention)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  相似文献   
118.
徐哲  白雪帆  滕光菊  黄长形  李羽 《肝脏》2003,8(4):27-30
目的 评价微载体粘附培养的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D 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胶原酶灌注分离大鼠肝细胞 ,行Cytodex 3粘附培养 ,移植 1× 10 7个微载体粘附肝细胞至D 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腹腔内 ,比较各组间生存率、肝功能及肝脏病理改变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 微载体移植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 ,移植 5d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空载体组大鼠肝功能及肝脏修复明显迟于微载体组。结论 微载体粘附培养的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可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提供代谢支持作用 ,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9.
Th17细胞亚群是一类依赖白细胞介素(IL) -23,以分泌IL-17和IL-22为特征,而不产生干扰素(IFN)γ和IL-4的T淋巴细胞亚群[1- 2].IL-17受体在肝脏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肝细胞、枯否细胞、星状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和窦状上皮细胞)中均可检测到,因此,IL-17不但可以刺激肝内非实质细胞分泌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诱导肝脏炎症,还可能刺激肝实质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抑制凋亡,促进肝细胞存活[3-8].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E3泛素连接酶Cbl—b及其相关信号分子CD28和CTLA一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tit—PCR法检测Cbl—b、CD28和CTLA-4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HCVRNA;采用IN—NO—LiPA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HCV基因分型。结果Cbl—b、CD28和CTLA-4m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表达升高,较健康对照分别升高1.38倍、1.90倍和2.68倍,其中CTLA4—4的升高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1b基因型(n=11)中,Cbl—b和CTLA-4mRNA水平较HCV2a基因型(n=14)显著升高,分别升高1.74倍和2.8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l—b、CD28和CTLA-4水平与HCVRNA和AIJT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bl—b和CTLA-4可能参与了HCV感染所致的机体免疫耐受,在HCV感染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