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枕下远外侧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及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10具尸体头标本于乳突后作纵向"S"型、长约7cm头皮切口,上缘起自乳突中点向后2cm处,下界至C2水平。分层翻转枕下肌群,显露枕骨远外侧,做直径约3cm的骨窗,牵开小脑半球,在神经内镜及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神经内镜及显微镜角度,经枕下远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神经、后组脑神经、舌下神经和延髓腹外侧等结构。结论:枕下远外侧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可在不磨除颈静脉结节的情况下进行颅颈交界区手术。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 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作用。  方法    建立白兔面神经缺损模型,将面神经断端植入制备好的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内2 mm,使面神经两断端之间距离为10 mm,将导管两端与神经固定缝合皮肤。再随机将12只大白兔分为术后4、8、12周组。实验结束后切开大白兔面神经吻合部位,选取神经导管近、中和远端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及导管降解情况。  结果    实验白兔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无局部坏死、移植物排出及全身不良反应。术后4周导管壁有巨噬细胞浸润,导管近端雪旺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小血管丰富;8周可见导管壁变薄,有成纤维细胞附着,巨噬细胞浸润,导管内有神经束样结构,束间纤维分隔,外层纤维包膜增厚,新生小血管减少;12周可见神经导管壁进一步分解,胶原纤维增生,导管内神经纤维结构接近正常,轴突样结构增粗,外层纤维包膜变薄。  结论    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能较好的引导面神经再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53.
正随着耳内镜技术的发展,中耳乳突手术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由开放式乳突根治和完壁式乳突根治向清除局部病变,尽可能保留中耳结构、保留或/和恢复中耳的功能方面进化。中耳炎术后复发与中耳腔的通气引流阻塞有关~([1])。而中耳乳突粘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是中耳腔通气引流保持正常的关键,这就需要对中耳乳突粘膜的结构与功能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对中耳粘膜的排泄引流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乳突腔的引流及排泄机制,直接影响到中耳手术方式的选择,在耳内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内镜下乙状窦前-迷路后(presigmoid-retrolabyrinthine,PSRL)与乙状窦后(retrosig moid,RS)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结构特点,为桥小脑角部位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具(26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之成人头湿标本,2具(4侧)新鲜成人头标本在内窥镜下分别模拟PSRL与RS入路操作。对比观察两手术入路下的解剖学结构,测量相关数据。结果:PSRL入路中内耳道后唇、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距离骨窗口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4.04±3.56)mm、(28.62±1.62)mm、(12.53±4.11)mm。RS入路中3者距离骨窗口前缘的距离分别为(28.66±3.78)mm、(42.00±2.40)mm、(33.16±4.80)mm。内镜与岩锥后面的角度在PSRL入路接近平行,在RS入路大于25°。在两入路中内镜下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有所不同。结论:(1)骨窗口至主要结构的距离在内镜下PSRL入路较RS入路近,有利于内镜操作。(2)在内镜下PSRL入路利于处理小脑腹侧病变,适合与幕上或中颅窝入路联合。(3)RS入路利于观察岩锥后面的结构。  相似文献   
55.
我科自1992年~1996年收治眼球亨通伤(合眼球破裂伤)9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外伤情况本组男56例,女36例,左眼34例,右眼58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3岁~58岁。角膜穿通伤43例,角巩膜穿通伤21例,巩股穿通伤16例;眼球破裂伤12例。伴球内异物8例,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或/和晶体脱位者70例。1.2就诊时间受伤后24h内来我院就诊者47例,占51.2%。1d-3d内就诊32例,占34.8%,3天后就诊13例,占14.1%。5例曾在当地医院或卫生所就诊后转入我科治疗,占5.4%。1.3治疗经过入院后行清创缝合术回冽,行清创缝合加…  相似文献   
56.
耳鸣(tinnitus)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常见症状,但其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所以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疗效并不确切。年龄已经被确定为耳鸣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但是不同年龄的耳鸣患者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所以针对耳鸣患者年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耳鸣治疗以后的重要研究方向,故本文就不同年龄段耳鸣患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及颈静脉球的形态特点与突发性聋的关系。 方法 选取单侧起病突发性聋患者80例(80耳),36例健康成人(72耳),分别设为突聋组(80耳)和对照组(72耳),回顾分析其内耳MRI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观察以下指标:(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3)颈静脉球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 结果 (1)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突入内听道:突聋组35耳(43.8%)、对照组29耳(40.3%),P=0.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关系分型:突聋组上位型9耳(11.3%)、中间型53耳(66.3%)、下位型11耳(13.8%)、前位型7耳(8.8%)、后位型0耳,对照组上位型8耳(11.1%)、中间型46耳(63.9%)、下位型11耳(15.3%)、前位型7耳(9.7%)、后位型0耳。P=0.7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静脉球位置分型:突聋组I型2耳(2.5%)、Ⅱ型40耳(50.0%)、Ⅲ型36耳(45.0%)、Ⅳ型2耳(2.5%),对照组I型0耳、Ⅱ型19耳(26.4%)、Ⅲ型46耳(63.9%)、Ⅳ型7耳(9.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突发性聋与颈静脉球的位置相关,与小脑下前动脉血管袢是否突入内听道无关,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位置无关。颈静脉球Ⅱ型(后上型)较其它类型人群患突发性聋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晚期下咽癌切除后重建下咽和食管上段缺损。方法 :下咽癌切除后 ,将缺损下方与上方黏膜尽量吻合 ,缺损处置医用硅橡胶双壶腹进行重建。结果 :3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均顺利拔除双壶腹管 ,恢复吞咽功能及正常饮食 ,2例患者分别随访 2a和 1a2mon均无并发症及肿瘤复发 ,1例术后 8mon死于肺转移。结论 :此法对晚期下咽癌患者 ,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 10cm以内者适应。此手术创伤小 ,手术操作不复杂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可以防止该部位痛恨痕性狭窄及咽瘘形成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经迷路下入路切除岩尖病变之手术入路,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标志和依据。方法①应用30例干颞骨标本依次测量颈内动脉膝部到面神经管垂直段的距离、面神经管到岩尖的距离以及颈内动脉到岩锥后面的距离。并在干颞骨标本上磨出该手术路径;②应用10具(20侧)经10%甲醛固定成人尸头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迷路下入路切除岩尖气房,分别测量后半规管最低点到颈静脉球最高点骨板之间距离,面神经管垂直段和乙状窦骨板之间距离。结果①干颞骨标本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到颈内动脉膝部距离为(13.26±1.66)mm,面神经管垂直段到岩尖的距离为(34.48±1.07)mm,颈内动脉膝部到岩部后面的距离为(9.68±1.53)mm;②湿标本模拟手术测量:面神经管垂直段中点到乙状窦前壁距离为(6.42±2.65)mm,后半规管骨管到颈静脉球距离为(5.76±3.38)mm。能够完成迷路下手术入路的13侧。结论经迷路下入路手术切除岩尖病变能够保护内耳道、耳蜗、迷路不受损伤,保存听力,是一个具有临床应用意义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60.
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毅  田广永  李婷 《山西中医》2004,20(3):19-19
目的 :观察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患者 15 0例 ,并设四季润喉片治疗 10 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92例 ,有效 4 5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 91.3% ;对照组显效 2 2例 ,有效 4 0例 ,无效 38例 ,总有效率为 6 2 .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差异 (u =6 .0 72 3,P <0 .0 1)。结果 :清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