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目的  探索极端长寿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健康、家庭、经济因素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如皋长寿跟踪调查463例极端长寿老人(≥95岁)的横断面调查。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通过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 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PA)、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NA)和情感平衡(affect balance,AB) 4个组分进行测量。相关因素包括:健康状况(自报健康、功能活动),家庭和谐,经济因素(家庭年均支出、人均住房面积)。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极端长寿老人SWB四组分相关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功能活动(r=0.350,0.267,-0.192和0.303)、自报健康(r=0.340,0.257,-0.205和0.305)和家庭和谐(r=0.276,0.205,-0.089和0.192);然而经济因素中仅住房面积与LS微弱相关(r=0.104)。层级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加入模型后(模型1),SWB 4个组分LS、PA、NA和AB的可决系数R2 均发生了显著的增加(ΔR2=0.163,0.094,0.060和0.133,P<0.05),家庭和谐加入模型后(模型2),SWB 4个组分除了NA的可决系数R2不显著增加外,其余均显著增加(ΔR2=0.039,0.022和0.015,P<0.05),且经济因素加入模型后(模型3),可决系数无显著变化。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分别为:功能活动(β=0.229,0.184,-0.146和0.218)、自报健康(β=0.211,0.159,-0.140和0.198)和家庭和谐(β=0.209,0.150,-0.041和0.125),经济因素无显著影响。结论  如皋市极端长寿老人的SWB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和谐相关,而不受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提高长寿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应以提高其功能活动和促进健康为重点,辅以关注其家庭和谐,而不是过于关注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32.
背景 睡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既往职业人群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与QT间期延长相关。但关于一般人群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与校正的QT间期(QTc)关联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长与QTc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11-12月如皋市长寿和衰老队列(RuLAS)的睡眠和心电图数据,并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将老年人分为睡眠正常组(n=776)、睡眠质量轻度下降组(n=214例)、睡眠质量下降组(n=152例);通过静息心电图(ECG)仪的解读程序收集ECG参数〔QTc、心率(HR)、P波、QRS间期、PR间期、V5导联的R波(RV5)、V1导联的S波(SV1)〕。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PSQI评分与QTc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PSQI评分为(4.6±2.6)分,夜间睡眠时长为(9.2±1.8)h。3组间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认知功能评分、体力活动评分、QTc、RV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QI评分〔β=1.63,95%CI(0.23,3.04),P=0.023〕,≤6 h〔β=21.22,95%CI(6.28,36.16),P=0.005〕的睡眠时长、>10 h〔β=8.81,95%CI(0.24,17.39),P=0.044〕的睡眠时长是QTc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长过长或过短与QTc相关,提示睡眠质量及时长可能是QTc的影响因素之一,改善睡眠可能预防QTc延长,从而预防心源性死亡。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人群中睡眠时间和肾功能降低的关系。方法使用如皋衰老队列1 637例70~84岁基线调查数据。肾功能用以肌酐为基础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轻度肾功能降低定义为60 mL/(min·1.73 m2)≤eGFR<90 mL/(min·1.73 m2)。短睡眠时间和长睡眠时间分别定义为睡眠≤6 h/夜和≥9 h/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和eGFR降低间的关联。结果老年男性有57.0%、老年女性有51.9%个体轻度肾功能降低。老年男性平均睡眠(6.80±1.87) h,女性(6.12±1.98) h。老年男性eGFR降低组较eGFR正常组睡眠时间更短[(6.70±1.93) vs (6.92±1.78) h/夜,P=0.027]。老年男性睡眠时间延长与eGFR降低不相关,而睡眠时间不足(≤6 h/夜)与eGFR降低的风险增加相关(OR=1.47,95%CI: 1.06~2.04,P=0.021)。多因素校正后显著性依然存在。老年女性睡眠不足与延长均与eGFR降低不相关。结论睡眠时间不足与老年男性轻度肾功能降低风险增加相关。保持充足的睡眠对维持老年男性正常肾功能较重要。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γ亚单位启动子区G(-173)A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4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59例血压正常者进行SCNN1G基因G(-173)A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研究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和其他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表型的作用。结果GG、GA和AA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2.8%、41.8%和5.4%,在对照组中为52.5%、41.3%和6.2%;G、A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中分别为73.7%、26.3%,在对照组中分别为73.2%、26.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gt;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校正年龄、性别、肥胖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混杂因素之后,SCNN1G基因G(-173)A位点的多态性未进入方程。结论在新疆哈萨克族群体中存在G(-173)A位点变异,但该变异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