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39例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评价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顾性分析新疆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33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41.94%、23.12%,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减轻、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结转移个数、侵润深度、术后病理分期、脉管瘤栓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8基因(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38,RBM38及抑癌基因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两组中RBM38及p53m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中RBM38及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RBM38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0.357±0.170、0.294±0.149)均高于对照组(0.271±0.128、0.206±0.099),实验组p53 mRNA及蛋白(0.457±0.208、0.671±0.200)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0.308±0.167、0.332±0.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BM38表达与肺腺癌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有关(P<0.05).实验组RBM38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26,P<0.01).结论:肺腺癌组织RBM38、p5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均与患者TNM分期等病理参数关系密切.随着RBM38蛋白表达的增加p53蛋白随之减少,RBM38可能通过抑制p53的翻译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RBM38可能成为肺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miRNA-21及miRNA-375在新疆哈萨克族及维吾尔族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早期患者、60例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80例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早期患者、80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NA-21及miRNA-375的表达水平.结果 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食管癌早期患者miRNA-21表达明显高于同族健康体检者,miRNA-375表达明显低于同族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及维吾尔族食管癌早期患者中,miRNA-21表达明显升高,miRNA-375表达明显降低,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哈萨克族食管癌属于新疆地区特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2,LOXL2)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LOXL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Oncomine数据库中LOXL2 mRNA在E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收集2009-03-01-2012-03-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80例新疆哈萨克族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L2在80例新疆哈萨克族ESCC患者中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有2个研究涉及ECT2在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RNA表达,2组微阵列数据集中,LOXL2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3.95×10-16,P=6.87×10-7.80例ESC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LOX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28.7%(x2 =4.665,P=0.031),且LOXL2蛋白表达与ESCC的肿瘤分化程度(x2=9.126、P=0.010)、淋巴结转移(x2=4.393、P=0.036)及TNM分期(x2=6.519、P=0.011)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及CE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LOXL2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OS分别为6.7%和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12,P=0.032.结论 LOXL2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ESC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其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LOXL2在新疆哈萨克族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反映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Lrig1、NF-κB及MMP-2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与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Lrig1、NF-κB、MMP-2表达, 探讨NF-κB、MMP-2的表达与Lrig1的关系。纳入PI3K及MEK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PI3K、AKT1、MEK1、MEK2、MEK5、ERK1、ERK2, 研究Lrig1调控NF-κB、MMP-2基因表达的通路。  结果  转录水平mRNA检测显示在肿瘤组织及远端正常组织中NF-κB(P < 0.001, P= 0.014)、MMP-2(P=0.003, P=0.045)的表达与Lrig1 mRNA表达相关; 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rig1与NF-κB、MMP-2可能呈负相关。在肿瘤组织中MEK5(P < 0.001)及ERK2(P=0.009)的表达与Lrig1相关; PI3K在正常组织中(P < 0.001)的表达与Lrig1相关。Lrig1、MMP-2及NF-κB协同表达率为52.1%(25/48), 其协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0)。  结论  NF-κB、MMP-2与Lrig1协同表达促进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Lrig1可能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6.
37.
脾动脉瘤 (Splenicarteryaneurysm ,SAA)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 ,其潜在危险在于可突然破裂引起致命后果。早期报道脾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在 10 % [1] ,近期研究报道其破裂发生率接近 2 % [2 ] 。外科手术是治疗的传统疗法 ,但近年来微创疗法颇为流行。本院自 1980年至今 2 0年来共收治SAA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男 ,47岁 ,因牙龈出血、碰撞后皮下瘀斑二周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 ,无腹部外伤史及腹痛病史。查体 :无腹壁静脉曲张 ,脾脐下 2指 ,脐右 4指。实验室检查 :WBC 1.5 9×10 9/L ,…  相似文献   
38.
树突状细胞(DC)已被证实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的关系密切.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备受关注,并在临床试验中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的增长,展示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9.
[目的]提高siRNA表达载体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中的转染效率。[方法]pEGFP-C1-CR4转染原代HSCs、HSC-T6细胞株,实验根据质粒DNA和阳离子脂质体的不同比例分为4组:1μg/0μL、1μg/1μL、1μg/2μL、1μg/4μL,1μg/0μL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实验组。转染48 h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同时流式细胞仪计算转染效率。[结果]质粒DNA和阳离子脂质体的比例为1μg/2μL和1μg/4μL时,原代HSCs转染效率为(56.55±3.12)%和(58.62±2.03)%(P>0.05),HSC-T6细胞株转染效率为(24.52±3.55)%和(25.49±2.33)%(P>0.05)。同样比例条件下,原代HSCs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HSC-T6细胞株的转染效率(P<0.05)。在实验组质粒、脂质体比例为1μg/2μL和1μg/4μL时,同种细胞的转染效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采用质粒DNA和阳离子脂质体的比例为1μg/2μL、1μg/4μL的条件,均能够在HSCs和HSC-T6中获得最佳转染效率,但前者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40.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57岁。以"间断黑便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伴有腹泻,每日多次,无粘液脓血便及新鲜血便,无头晕头迷,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食管胃底重度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