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医药卫生   406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低分子肝素预防其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新鲜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抽取60例干预组给予依诺肝素治疗40mg/d,共14d,60例不用依诺肝素(对照组)。观察2组DVT的发生率,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活化凝血因子X(FXa)含量及活性、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为56.67%(34/60),干预组为3.33%(2/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组APTT、PT及T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FXa含量及活性,Fib含量及D-D的含量在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干预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2.
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下大鼠淋巴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DNA损伤、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为指标 ,研究细胞在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下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 以PBS作吸收液 ,用大包氏管收集香烟主流烟雾 ,将香烟烟雾溶液 (CSS)分别以 0、1× 10 - 3、2× 10 - 3、4× 10 - 3、8× 10 - 3、12× 10 - 3、16× 10 - 3支 ml的浓度作用于大鼠淋巴细胞。用 2′ ,7′ 二乙酰二氯荧光素 (DCFH DA)测定细胞内ROS水平 ,用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 ,同时检测细胞内SOD活力和LPO水平。结果  2× 10 - 3支 ml以上剂量组二氯荧光素 (DCF)荧光强度、彗星尾长以及L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16× 10 - 3支 ml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 ,1× 10 - 3支 ml组LPO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则显著增高。结论 CSS达到一定剂量时使细胞内ROS水平增高 ,引起细胞DNA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高剂量时SOD活力降低 ,而低剂量时能够诱导SOD活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并观察中国北方健康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频率。方法:应用MGB探针的原理建立MTHFR C677T基因多态的检测方法,与传统PCR-RFLP方法作对照,共检测标本88例,并计算各基因型频率。结果: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快速完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检测结果得到传统PCR-RFLP方法的证实。88例北京汉族正常人群MTHFR基因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为25%、42%和33%。结论:该方法准确、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维生素C对香烟烟雾的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维生素C(VC)对香烟烟雾溶液 (CSS)作用下的大鼠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香烟烟雾溶液作用于经VC预处理的大鼠淋巴细胞 ,用 2’ ,7’ -二乙酰二氯荧光素 (DCFH -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 (ROS)水平 ,用彗星实验评价DNA的损伤状况 ,同时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  8× 10 -3 支 /mlCSS作用下大鼠淋巴细胞内ROS和LPO水平增高 ,DNA损伤增强 ,SOD活性降低。用 5 0 μmol/LVC干预后 ,与相应非干预组相比细胞内ROS和LPO水平降低 ,DNA损伤减轻 ,SOD活性增强 ,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5 0 μmol/LVC能保护大鼠淋巴细胞 ,减轻CSS导致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85.
在铝电解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及粉尘,主要有HF、SO2、CO、含氟粉尘、沥青烟、高温、热辐射及强磁场等。长期过量接触HF气体可引起机体骨骼结构改变,最终可引起工业性氟病。现将2005年某铝电解厂754例氟作业工人体检资料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劳动卫生学1·1·1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渐进性劳累性胸闷、气促或突发性胸闷、气促,部分患者可伴胸痛,严重者出现紫绀、低血压、休克、晕厥甚至猝死。最常见的体征为P2亢进,其次是剑突下心脏搏动和/或心音强于心尖区、颈静脉搏动或充盈。入院时心电图呈典型S1QⅢTⅢ、右胸[V1~V2(V3)]导联T波倒置、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81%(17/21),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占85.7%(18/21),超声心动图有右心负荷过重者占85.7%(18/21),血清D-二聚体初诊时阳性率85.7%(18/21)。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根据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联合血清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等无创性检查手段的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我们用FCM检测58例老年高血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老年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老年人原发性肺癌167例首发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蕊  谭伟丽  蒋军广  王毅 《职业与健康》2006,22(21):1875-1876
正确认识老年人肺癌的首发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及治疗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了近5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老年人原发性肺癌167例,并对首发症状进行分析,以期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1临床资料167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60~88岁。男142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5.7∶1。病理类型为:鳞癌87例(52.1%),腺癌42例(25.2%),未分化癌28例(16.8%),肺泡癌1例(0.6%),粘液腺癌1例(0.6%),未分型5例(3%),多原发性肺癌3例(1.8%)。中心型占56.3%,周围型占25.7%,其他占18%。有吸烟史者132例(81%)。2结果与体会2.1咳嗽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76.7%。与老慢…  相似文献   
89.
EDRA/CPA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雅琼  王毅  张凯  王学民 《天津医药》2005,33(7):422-424
目的:探讨检测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EDRA/CP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EDRA/CPA、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F,)均采用EIA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共检测确诊RA患者124例,其他关节病患者108例。结果:EDRA/CPA、抗-CCP、RF3种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3%和98.1%,54.8%和95.3%.74.2%和75.9%。EDRA/CPA与抗-CCP两者之间和RF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与抗-CCP的关联强度更高,但不完全重叠。EDRA/CPA与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5.5%(106/124)。早期RA患者EDRA/CPA和抗-CCP敏感性高于中、晚期患者。而早期RA患者RF的敏感性却显著低于中、晚期患者。结论:EDRA/CPA对RA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敏感性,优于抗-CCP,可作为RA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0.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组由脱髓鞘和急性轴突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其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加强性支持治疗;二是通过临床试验发现血浆交换比支持治疗更有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血浆交换有同等疗效,并且副作用更小。类固醇并不能改变GBS的结果,其联合运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否有效还有待证实。其他疗法,如脑脊液(CSF)过滤也有待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