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少见。虽发病率较低,但因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特殊,产生的下肢症状较椎管内突出剧烈,因此需早期明确诊断,并予以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缓解患者症状。文章就近年来对FLLDH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FLLDH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但这些修复适应证的选择及利弊尚存诸多争议。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和全髋关节置换对于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13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分无移位型(A组)和移位型(B组);根据修复方式将A组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A1)、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A2)、全髋关节置换(A3),同理将B组分为B1、B2、B3。随访1-3年,从治疗后并发症、治疗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下地时间、治疗后负重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A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A1、A3组,B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B1、B3组;B2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B1组。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但术后下地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较全髋关节置换差。提示对于绝大多数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首选考虑解剖复位,使用可靠的内固定,可优先选用切开复位空芯拉力螺纹钉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治疗,并尽可能在伤后6-12 h内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则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术者经验,按照其适应证综合分析,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14.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5.7%[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扭转、跌倒或股骨大粗隆直接触地时致伤。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指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缺损、变浅,肌肉的挛缩,髋关节中心外移,股骨头半脱位、负重区软骨退变及股骨头局灶性坏死的一种疾病[2]。股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XO1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人正常成骨细胞hFOB 1.19和人骨肉瘤细胞U2OS、MNNG/HOS中FOXO1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pcDNA3.1-FOXO1重组质粒建立FOXO1过表达的细胞模型,空载质粒(pcDNA3.1-vector)作为对照,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确定成功过表达FOXO1基因后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吸光度值),Transwell实验体外检测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人骨肉瘤细胞MNNG/HOS、U2OS中FOXO1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人成骨细胞hFOB 1.19(P0.05),且骨肉瘤细胞U2OS的FOXO1的表达水平较低。重组质粒pcDNA3.1-FOXO1转染后,骨肉瘤细胞U2OS的FOXO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pcDNA3.1-vector)比较,U2OS-FOXO1过表达组的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5),侵袭迁移和迁移能力降低,MMP9较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肉瘤细胞中FOXO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成骨细胞。过表达FOXO1可能通过下调MMP9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和CDK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和CDK4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骨肉瘤组织中p16和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 68例骨肉瘤组织中p16和CDK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和46.4%.低分化骨肉瘤组织中p16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低于高分化骨肉瘤组织(χ2=22.267,P<0.01);p1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低分化骨肉瘤组织中CDK4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高于高分化骨肉瘤组织(χ2=20.766,P<0.01),CDK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K4的表达与p16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 =-0.790,P<0.01).结论 p16和CDK4的表达都与骨肉瘤的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 ,7岁 ,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发现左足、左手肥大 ,第 2~ 4趾畸形。随年龄增大左右半身不对称 ,左侧上下肢、臀部、躯干及面部均较右侧肥大 ,尤以上下肢、臀部肥大更显著。患儿智力正常 ,皮肤外观正常 ,患侧皮下组织肥厚。肢体运动、感觉正常 ,步态平稳 ,动作尚协调。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四肢X线片示 :左侧上下肢软组织影增厚 ,长管状骨略增粗增长 ,手足短骨增粗增长较明显 ,骨密度正常。先天性肢体肥大少见 ,多以单肢、指趾肥大为表现 ,偏身性肥大罕见。其病因不清楚 ,有人认为系胚胎异常 ,先天性淋巴管和脂肪组织增殖或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应用脊柱后正中切口一期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切除肋骨头及横突行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椎结核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9~45岁,平均36.2岁;病变节段:T2~31例,T3~52例,T4~66例,T5~62例,T61例;所有患者均以胸背部疼痛首诊并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后凸角15°~52°,平均30.2°;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2例,D级8例;入院时查血沉平均71 mm/h,术前血沉平均35 mm/h。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1例患者手术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1~3个月内血沉恢复至正常水平,胸椎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术后后凸角度10°~27°,平均19°;植骨融合时间4~7个月,平均5个月,至终末随访时无结核复发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2例Frankel分级B级者恢复至C级,2例C级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8例D级恢复至E级。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简单,创伤小,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且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背景: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但这些修复适应证的选择及利弊尚存诸多争议。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和全髋关节置换对于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效果。 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13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分无移位型(A组)和移位型(B组);根据修复方式将A组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A1)、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A2)、全髋关节置换(A3),同理将B组分为B1、B2、B3。随访1-3年,从治疗后并发症、治疗后Harri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下地时间、治疗后负重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A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A1、A3组,B2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B1、B3组;B2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B1组。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但术后下地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较全髋关节置换差。提示对于绝大多数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首选考虑解剖复位,使用可靠的内固定,可优先选用切开复位空芯拉力螺纹钉内固定+关节囊减压治疗,并尽可能在伤后6-12 h内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则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术者经验,按照其适应证综合分析,慎重选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0.
伸肌装置受损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一种少见但又困扰患者和外科医生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伴随感染时,其最终的治疗往往是关节融合术或者截肢术.膝关节的伸肌装置由三个生物力学不同的结构组成:股四头肌肌腱(提供力量),髌骨(充当杠杆臂),髌腱(用作移动装置).即使在膝盖以上和以下没有其他运动功能的情况下,功能良好的伸肌装置也能提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