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医药卫生   266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周丽静  王婷  梁燕 《贵州医药》2012,36(12):1071-1075
目的 比较四种牙本质粘结剂(I-Bond、G-Bond、Xeno V和Clearfil S3 Bond)的粘接强度,为临床上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粘接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将四种粘结剂分别用于暴露的牙本质表面,修复树脂“冠”,光照固化.用CMT7104型万能材料测试仪测试试件微拉伸和剪切粘结强度,比较四种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结果 四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均值依次为Xeno V>Clearfil S3 Bond>G-Bond>I-Bond.其中,I-Bond与G-Bond的粘结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Xeno V和Clearfil S3 Bond的粘结强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而I-Bond和G-Bond的粘结强度明显低于XenoV和Clearfil S3 Bond (P<0.05).结论 四种牙本质粘结剂中,Xeno V和Clearfil S3 Bond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I-Bond和G-Bond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近4年泌尿系统感染(UTI)细菌构成比与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多平板不同条件接种UTI患者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BioMerieux 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与ID卡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双纸片表型确证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测,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细菌768株,分布为G+菌/G-菌=26.4%/73.6%,大肠埃希菌占比49.2%。其他优势菌Sa、Se、ET、Kp、Ec及Pa占比分别为7.6%、6.8%、5.2%、6.5%、5.7%及4.9%,耐药率增高/持平/降低的品种分别为9/4/3、7/7/2、8/4/4、11/4/3、12/5/1及12/4/2个。134个药敏试验组合中82个(61.2%)为耐药率增高。结论 UTI细菌构成比例与耐药性在不断变化中,主要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超6成在增高。提高标本送检率,加强临床监测,对减缓细菌抗药性蔓延与恶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适用于临床的常见HCV基因型的快速、敏感、有效的核酸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方法根据不同HCV亚型的标准序列设计HCV-1b、2a、3b和6a型特异性引物,建立及优化针对各HCV亚型的RT-LAMP试验方法;收集55例已确认为HCV RNA阳性的临床标本做检测及分型。结果本组HCV-RNA阳性标本,运用LAMP法的检出率为94.55%(52/55),其中HCV-1b型占40.38%(21/52)、2a型占9.62%(5/52)、3b型占23.08%(12/52)、6a型占26.92%(14/52)。结论建立了针对不同HCV基因型的LAMP检测方法,该法快速、敏感,适合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4.
郑州市汉族女性 MTHFR 和 MTRR 基因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郑州市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 多态性的频率特征。方法:以郑州市1 253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 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汉族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郑州市汉族女性的 MTHFR 1298CC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1.3%)低于湘潭(4.8%)、延边(3.8%)、镇江(3.5%)、荆州(3.2%)、昆明(2.7%)、德 阳(6.3%)、惠州(7.2%)和乌鲁木齐(3.4%)等地(均P<0.05),等位基因与烟台、延边、乌鲁木齐、镇江、荆州、昆明、德 州、湘潭、惠州等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RR 66GG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5.4%)低于德阳(8.2%)(P<0.01), 等位基因与德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汉族女性MTHFR 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频率不 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另选我院同期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得分、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护理干预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ICOS和ICOSL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的方法,检测85例初发RA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比较15例初诊RA患者治疗前后ICOS和ICOSL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RA患者外周血中ICOS/ICOSL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表达显著增高[(7.08±4.72)%vs(3.01±1.39)%,P0.0001]。RA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5.77±3.45)%vs(3.64±1.43)%,P0.05]和CD19+B细胞[(5.78±4.52)%vs(3.97±1.63)%,P0.05]表面ICOSL的表达均高于HC。活动期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L表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5.45±3.50)%vs(4.04±1.55)%,P=0.036]、[(6.59±5.74)%vs(5.63±4.30)%,P=0.016],治疗后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显著下降[(3.33±0.31)%vs(5.56±1.11)%,P=0.076]、[(5.12±1.23)%vs(9.99±2.02)%,P=0.045]、[(3.74±0.57)%vs(8.62±1.77)%,P=0.011]。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COS和ICOSL异常高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RA免疫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急性期病人给予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给予精心全面的临床护理。[结果]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在非急性期对肠内营养均耐受良好;其中6例病人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恶心、便秘等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并顺利进行了后续的肠内营养支持;所有病人在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均无管道移位、脱出、堵塞发生,无一病人出现误吸、高血糖、血尿淀粉酶升高的情况,病人的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加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有利于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改善病人症状,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原位杂交技术在液基薄层细胞学(LCT)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该院妇科门诊患者7 3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LCT检测,对细胞学结果意义不明确(ASC-US)及以上者行液基细胞16/18型HPV-DNA原位杂交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活检。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LCT检测与16/18型HPV-DNA原位杂交技术单独及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LCT检测结果ASC-US及以上患者536例(7.3%);536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阴性(NILM)145例(27.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12例(58.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7例(12.5%)、鳞癌+腺癌12例(2.2%),其原位杂交阳性率分别为8.9%、51.0%、88.1%、91.7%;LCT、原位杂交单独及两者联合对HSIL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60.8%、88.6%、97.5%;特异性分别为97.8%、62.4%、61.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96.9%、99.3%。结论:LCT、16/18型HPV-DNA液基原位杂交技术均是有效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实现一次取材两项检测的目的,并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49.
陈紫阳 《重庆医学》2015,(19):2676-2678
1型糖尿病(T1DM )是一种 T 细胞介导对胰岛β细胞破坏,从而导致胰腺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升高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1]。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se)是一种内在的β‐葡萄糖醛苷酸酶,它可以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 ,HS)。最近有报道证实,活化后的H pse可以直接通过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作用于后续效应,这一过程可以直接影响 T 细胞迁移和免疫应答的特异基因的转录;Hpse也可以与 miRNA 的启动子绑定,调节T 细胞的分化[2]及作用于糖代谢相关编码活性酶基因的转录[3]。因此,Hpse可能对 T1DM 的起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 Hpse与 T1DM 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明确 Hpse在T1DM中的相关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57例患者的抗肿瘤治疗史及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结果大多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手术及放化疗后2年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以胸背部最多见。结论老年、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机体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加重或促进带状疱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