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8.33%。结论: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人PBMC,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PBMC的PD-L1mRNA表达。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的PD-L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但PD-L1mRNA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L1mRNA表达水平增加,程序性死亡配体-1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2组:治疗组:29例,口服白芍总苷+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29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经3月治疗,两组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晨僵持续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熊金河 《四川医学》2009,30(10):1558-1560
目的评估美洛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ACR)膝骨关节炎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2组:治疗组采用美洛昔康口服并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仅服用美洛昔康,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5周治疗,两组20米步行痛、关节触痛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3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上述3项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洛昔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洛昔康,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NPSLE)伴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NPSLE伴多系统损害患者应用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疗法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甲泼尼龙500m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共3~5 d;第6天行环磷酰胺1.0 g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冲击治疗;甲氨蝶呤10 mg 地塞米松(DXM)10 mg 生理盐水3 ml鞘内注射.结果:8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其中6例狼疮脑病迅速控制,2例分别在4次和6次鞘内注射后缓解.结论:双冲击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狼疮脑病伴多系统损害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TACI)mRNA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66例SLE患者及25名正常人PBMC中APRIL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2-AACT对目标基因的表达量进行评估.结果 SLE活动组和缓解组的APRIL mRNA、BCMA mRNA和TACI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且SLE活动组的APRIL mRNA和TACI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LE缓解组(分别P<0.01,P<0.05),BCMA mRNA的表达在SLE活动组与缓解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APRILmRNA和TACI mRNA在SLE肾损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肾损组(均P<0.01).结论 SLE患者PBMC中APRIL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