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比较研究DSA与双源CT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病CTA扫描的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在24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表现出了发作性的或明显的T波倒置的现象,心电图疑似心肌桥。患者首先使用DSA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心肌桥(挤牛奶征),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CTA补充扫描。结果:DSA仅找到3例心肌桥,双源CT确诊了另外96例。结论:双源CT在心肌桥诊断方面的优势明显优于DSA。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胞内寄生和增殖的影响,以探索肠炎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方法 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无痕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的sifA基因缺失株,通过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基因缺失株进行鉴定,并从生物学特性、胞内沙门菌增殖、sifA基因在胞内外菌中表达等方面,分析sif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蓝白斑、抗生素耐药性、PCR和基因测序方法证明该菌株是正确的。其生长速度和生化特性没有发生改变。ΔsifA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其胞内沙门菌量显著少于其野生株。sifA基因在spiC基因缺失株中表达量增加。结论 肠炎沙门菌C50041ΔsifA被成功构建,其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量显著降低,sifA基因表达可能受spiC基因调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肠炎沙门菌在细胞内增殖及sif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广州市1990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年8~11月,广州市突然暴发登革热流行,发病率为6.40/10万,无实验证实的死亡。引起流行的病原体是登革 IV 型病毒。并从白纹伊蚊和致乏库蚊中分别分离到与流行同型病毒。发病年龄主要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与以往几次流行有所不同,具有心脏损害较多,出血少等特点。流行强度较以往流行年为低,流行仅为局部地区。作者并就传染来源、临床特点及致乏库蚊的媒介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1例非典型肺炎病人引发多起聚集性发病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广州市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P)病人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 ,非典型肺炎患者周某发病后 ,在 2 0 0 3年 1月 2 4日~ 2月 15日期间 ,不仅引起其家庭成员和探视的亲朋好友发生多例非典型肺炎病例 ,而且还引起相关收治医院医护人员聚集性发病。其传播之快、涉及面之广、危害性之大是本市历年来传染病疫情中所没有过的。为此 ,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病例情况 周某 ,男 ,44岁 ,广东人 ,现居住在广州市某区 ,患病前经营水产批发生意。 2 0 0 3年 1月 2 4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畏寒及全身酸痛 ,伴有轻度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临床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SIS组)和2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3.0T超导型MR机行肩关节斜冠状面、斜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分析肩峰形态、肩袖、肩袖周围结构及肩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影像特征。结果﹙1﹚肩袖损伤:40例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及形态异常,18例表现为T1WI上冈上肌肌腱信号异常、混杂;12例表现为冈上肌肌腱内斑片状T1WI、T2WI信号增高影;10例表现为肩袖撕裂。﹙2﹚肩袖周围结构改变:40例均不同程度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积液及(或)肩关节积液。﹙3﹚肩峰形态:肩峰形态分别为平直型9例、弧型14例、钩型17例;﹙4﹚肩峰-肱骨距离:肩峰-肱骨距表现为16例在1.0cm-1.5cm之间,19例在0.5-1.0cm之间,5例小于0.5cm。SIS组和正常对照组肩峰-肱距均值分别为0.89cm和0.91cm,经t检验两组均数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MRI可以直观地评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袖、肩峰及肩峰下通道等情况,是临床诊断的一种有用的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MRI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评估。方法:根据影像学特点,对1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多节段脊柱压缩骨折选择性进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13例在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24h后均离床活动,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8.3±1.5)分降至术后(2.5±1.2)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高度恢复明显,Cobb角平均矫正10.17°。术后随访6~12个月,腰背痛无复发。结论:对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根据MRI影像学特点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中医排石汤药在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84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有42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中药利胆排石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鹅去氧胆酸对患者进行治疗,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胆结石的患者采用中医排石汤来治疗,不但效果显著,治疗更有针对性,能很快的将胆结石排除,副作用小,是治疗胆结石安全有效的方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制SARS-CoV-2的N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N蛋白等特性进行鉴定,为下一步应用奠定材料基础。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SARS-CoV-2重组N蛋白,制备并筛选分泌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阳性B细胞杂交瘤,制备腹水后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的效价、亚型和亲和力;通过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其与原核、真核表达SARS-CoV-2重组N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间接ELISA法评价其在不同冠状病毒N蛋白检测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成功地表达和纯化SARS-CoV-2重组N蛋白,筛选获得1株特异性识别重组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命名为11F4,其亚型为IgG1,腹水效价为2.0×107以上,亲和力为4.44×108 M-1;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能与SARS-CoV-2重组N蛋白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其能特异性识别HEK-293T细胞表达的SARS-CoV-2 N蛋白,表明该蛋白免疫反应性良好;间接ELISA法结果表明其可特异性识别真核细胞表达的SARS-...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对宿主的粘附、侵袭作用与其多种内化素蛋白密切相关。本研究以4b型菌株LmNTSN的內化素基因NTSN_0462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其致病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该基因缺失的突变株,研究0462基因对NTSN在生长、细胞侵袭和体内定植中的作用。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率,以及BALB/c小鼠体内肝、脾脏中定植能力的差异。结果缺失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NTSN_0462基因对Lm在BHI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代谢未造成明显影响。以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的体外试验表明,缺失株的侵袭能力低于野生株(P0.001)。以BALB/c小鼠进行的体内试验显示,缺失株在肝脏中定殖的能力显著低于野生株(P0.001),在脾脏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TSN_0462基因在LmNTSN入侵肝脏和定植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侵袭相关的重要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基于tcpS基因的PCR鉴定方法,同时筛选肠炎沙门菌、鸡白痢/伤寒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方便快速的实验室技术支持,并为PCR鉴定沙门菌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基因候选。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沙门菌tcpS基因的血清型分布特点,选择27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以及10株非沙门菌菌株,对所建立PCR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检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江苏省分离的48株猪场分离株、22株鸡场分离株和11株牛场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cpS基因仅存在于肠炎沙门菌、鸡白痢/伤寒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中,该PCR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准确快速地从临床样本中筛选这3种血清型沙门菌,且对实际样本检测符合率达100%。结论基于tcpS的PCR检测方法可准确筛选肠炎沙门菌、鸡白痢/伤寒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能作为传统血清学分型的辅助方法,为沙门菌PCR鉴定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因候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