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9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及细胞计数检查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滑肌细胞DNA合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经Nrothern迹分析和亚硝酸盐含量测量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应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沉淀,羟基磷灰石吸附洗脱和离子交换层析从猪心肌分离得到圆盘电泳纯的高活性mGOT精制品。证明mGOT在不同PH的缓冲液中吸收光谱不同,底物和底物类似物对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发现磷酸吡哆醛对mGOT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注入大鼠海马后光镜和电镜下的炎性反应,检测炎性反应相关酶-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并研究葛根素对这些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葛根素组、β-淀粉样蛋白组(Aβ组)、对照组,每组8只.葛根素组和Aβ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对照组行假手术,双侧海马注射0.9%氯化钠溶液.葛根素组按150 mg·kg-1·d-1经腹腔注射葛根素治疗14 d;Aβ组和对照组给予3.75 ml·kg-1·d-1 0.9%氯化钠溶液假治疗14 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后处死,取海马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并用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 检测海马组织COX-2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训练的第1、2、3天,对照组、葛根素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AEL)与A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的第4、5天各组A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对照组、葛根素组大鼠跨平台次数与A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Aβ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炎性反应较对照组强烈,而葛根素组的炎性反应较Aβ组减弱.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 均显示,iNOS、COX-2蛋白在Aβ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组与Aβ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β可能通过激活COX-2、iNOS引发大鼠海马炎性反应,从而导致其神经元损伤、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Aβ激活海马炎性反应的作用,改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84.
人体生长素(HGH)是一种垂体前叶合成的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因为它具有物种特异性,所以只能从人的尸体中获取。最近作者根据HGH互补(cDNA)顺序的信息,设计了一种细菌质粒,用来指导在微生物细胞内直接合成大量的HGH。用细菌合成HGH总的方案是把从垂体mRNA制备的cDNA克隆与化学合成的DNA克隆相结合。作者用HaeⅢ处理HGHcDNA双螺旋,得到含551个硷基对的DNA片断,该  相似文献   
85.
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吴广礼  温进坤  韩梅  黄旭东  张文玉 《中国微循环》2006,10(4):241-244,i0001
目的 研究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的特点及山莨菪碱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致急性肾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安静对照组、力竭即刻组、力竭6h组、力竭12h组、力竭24h组、山莨菪碱6h组、山莨菪碱24h组,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Cr、Ur、CK及尿γ-GT的改变;光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结构的改变: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采用图像分析仪计算肾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 力竭后大鼠站立不稳,对声光刺激反应淡漠。力竭后即刻组大鼠血Ur、CK明显升高(P〈0.05),力竭6h后血Ur、CK继续升高(P〈0.01),力竭12h后血ur、Cr、CK均有所下降,尿γ-GT明显升高(P〈0.01),力竭24h后血Ur、Cr、CK均恢复到正常,尿γ-GT继续升高(P〈0.01)。光镜下力竭后即刻组大鼠肾组织结构仅见部分肾小球囊及肾小管扩张.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小血管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堆积,力竭12h大鼠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不规整,部分脱落,肾小管管腔内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可见大量细胞核深染,有固缩现象;力竭后即刻、6、12、24h组大鼠肾组织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各组大鼠尿γ-GT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应用山莨菪碱后,力竭大鼠精神状态较好,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力竭后6h及24h血Ur、Cr、CK及尿γ-GT均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结构改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过度训练可引起急性肾损伤,肾组织细胞捌亡是其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山莨菪碱可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可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进而对肾损伤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NF-κB活化与内膜炎性增生的相互关系。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血管壁中NF-κB p65、IκBα及其下游炎性基因ICAM-1和COX-2的表达;用免疫沉淀分析检测NF-κB p65的苏氨酸磷酸化。结果:内皮剥脱后,血管总蛋白与核蛋白中p65的含量于术后7 d达峰值;术后21 d下降但仍高于0、1 d组;但胞浆p65含量无明显变化。p65苏氨酸磷酸化水平与NF-κB核转位成负相关关系。IκBα于术后1 d表现出一过性降低,术后14 d开始回升,21 d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此相反,ICAM-1和COX-2的表达于内皮剥脱后升高,至14 d时达峰值,21 d时表达量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血管内皮剥脱诱导的内膜增生过程中伴有持续的NF-κB p65活化和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7.
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及向内膜下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血压和血管再狭窄等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业已证明,VSMC增殖和迁移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相关联。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刺激VSMC增殖和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作用是否与促进ECM降解有关却罕有报道。本文观察oxLDL对降解ECM主要成分的Ⅳ型胶原酶,亦称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表达及VSMC增殖的影响,探讨ECM代谢与VSMC增殖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oxLDL引发AS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88.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异常增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位于血管中膜的VSMC由分化型转变为去分化型是其增殖的前提。c-jun产物是参与细胞增殖调控的主要转录因子之一。已经证明,应用反义技术抑制c-jun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但对VSMC表型转化有无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可表达c-jun反义RNA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VSMC,分别以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 α-actin)和平滑肌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SMemb)作为分化型与去分化型VSMC的分子标志,观察c-jun反义RNA对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从开始形成至发展成熟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约需经过10~15年的时间。目前对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学的变化已基本清楚,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其中内皮细胞损伤、VSMC增殖和向内膜下迁移在AS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AS斑块的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及出血等复合性病变,可引起血管弹性减退、管腔狭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这些变化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瘀阻”、“痰阻”、“症结”等范畴。AS斑块形成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化与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罗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含明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并观察罗格列酮治疗48、和12周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活性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是正常大鼠的1.37倍,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强,分别是正常组大鼠的1.69、2.25和2.92倍,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分别是正常组的1.15、1.30、1.45和1.99倍;罗格列酮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分别比模型组降低11.56%、37.73%和48.60%,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量分别比模型组降低26.80%、27.16%和46.46%。结论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过程中,伴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性的变化,罗格列酮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机制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