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常用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α-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血凝块力学强度(G值)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中R、K、α-Angle角、MA、CI、G值任一项检测结果异常样本作为研究对象,-80℃冻存同一样本血浆,待样本累计到要求数量批量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并查询此患者与血栓弹力图同一天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记录数据最后进行统一分析。结果K值与α-Angle相关系数为-0.968,呈近乎负的直线相关;MA与G值的相关系数为0.995,接近直线相关。血栓弹力图6个常用参数的P值为0.000,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纤维蛋白原(Fig)除R值外,与其他5个参数均有相关性;Ⅷ:a、Ⅸ:a与6个参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与APTT有显著相关性的参数为R值、K值、α-Angle和CI;TT则与MA和G值有显著相关性。对纳入研究的9个凝血因子和PT、APTT、TT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有Fig和APTT与6个常用参数之间存在回归关系。结论在整体衡量患者凝血状态上,血栓弹力图直观、全面;但不可通过血栓弹力图的结果来推测凝血因子和凝血象的可能结果,其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