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观察复方中药提取物(葆盛口服液)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肝癌HepG-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葆盛口服液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以顺铂为对照组,比较葆盛口服液与顺铂的疗效。结果葆盛口服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发现葆盛口服液能促进Fas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结论葆盛口服液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对肝癌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硒化麒麟菜多糖对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对肝癌HepG2.2.15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处于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HepG2.2.15分为3组,对照组?硒化麒麟菜多糖组和顺氨氯铂组?用MTT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调亡以及凋亡基因Fas的表达情况?【结果】 硒化麒麟菜多糖在体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最高抑制率为97.2%,并且有时间依赖性?硒化麒麟菜多糖可阻滞肝癌HepG2.2.15细胞的生长使之停留在S和G2/M期,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通过促进Fas表达14.4% ± 0.11%,明显高于对照组1.5% ± 0.01% (P < 0.05),从而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结论】 硒化麒麟菜多糖可能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从而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瑶药黄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瑶族药用植物中黄酮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初步分析它们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吸收减少实验,测定6个黄酮化合物对2种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对7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6种化合物中,圣草苷、柚皮苷、槲皮素和槲皮苷对2种正常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人黑色素细胞MC基本不显示出毒性,柚皮素对这2种细胞的毒性都较大,而圣草酚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对MC细胞的毒性非常大。柚皮素有较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它对7个受试肿瘤细胞都显示出较强的增殖抑制,尤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达到了50μg/ml。在7种肿瘤细胞中,MCF-7和肝癌细胞HepG2对受试黄酮化合物最为敏感,两者都被圣草酚、柚皮素和槲皮素以较低浓度有效地抑制。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都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结论:圣草酚、柚皮素和槲皮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官们的葡萄糖苷的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2型(DV2)体外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HUVEC,用生长良好的2、3代细胞进行实验。用CCK-8法测定DV2感染前后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DV2感染组和对照组细胞在不同实验时间点细胞表面ICAM-1蛋白表达的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分析DV2感染组和对照组在不同实验时间点HUVEC内ICAM-1 mRNA水平。结果病毒感染HUVEC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V2感染HUVEC促进ICAM-1 mRNA转录,DV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状态下HUVEC有一定水平ICAM-1 mRNA转录,但感染后显著增加(P〈0.05),24—72h维持于高水平,与其他时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2感染HUVEC,细胞表达ICAM-1蛋白在12~72h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2感染上调HUVEC的ICAM-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从而诱发并加重血管内皮局部的损伤,破坏血管的屏障功能,促进血管渗漏的形成与发展。这可能是DV2感染诱发患者血管通透性升高和血浆渗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枸骨叶五种溶媒萃取物对C57BL/6鼠T淋巴细胞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枸骨叶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功效。用于风热头痛、目赤肿痛、鼻炎、口腔炎。本研究从淋巴细胞与受体分子水平,观察枸骨叶不同溶媒萃取物对免疫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出新型免疫中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枸骨叶5kg用95%酒精浸提3次,浓缩得枸骨叶浸膏样品Ⅰ。浸膏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浓缩后得到3个萃取部分样品ⅠⅠ,ⅠⅡ、ⅠⅢ枸骨叶1kg加适量水煮沸4h,浓缩后得水提物样品Ⅱ。无菌取出C57BL/6近交系小鼠脾、腋窝下、腹股沟及肠系膜淋巴结常规分离淋巴细胞。利用MTT法比较五种枸骨叶萃取物体外对Con A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FN γ和TNF α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FN γ和TNF α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急性期血清IFN γ和TNF α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恢复期血清IFN γ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感染病程第 1周 ,患者血清IFN γ水平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SARS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在病程第 2周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IFN γ和TNF α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DV)对人树突状细胞(D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人外周新鲜血常规分离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培养DC,形态学特征、细胞表型和淋巴细胞刺激能力鉴定。用登革病毒2型感染DC,于作用后6、12、24、48、72 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病毒抗原表达,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后细胞因子TNF-α、IL-6、IFN-γ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人外周血经GM-CSF、IL-4诱导培养1周即可得到典型树突状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DC胞浆和胞膜上携带登革病毒抗原,DV感染使DC分泌TNF-α、IL-6能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但其分泌IFN-γ的能力无明显改变。 结论: 树突状细胞是登革病毒的靶细胞,登革病毒感染可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TNF-α、IL-6。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机体抗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8.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肿瘤组织中有白细胞浸润并将炎症和肿瘤联系起来。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也证实炎症过程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化学和物理因素以及自身免疫和不知原因的炎症反应 ,特别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过程明显地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机会。多年来 ,学者们对局部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却忽视了炎症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分泌的炎症介质的促肿瘤作用。因此 ,全面了解局部炎症的促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1 炎症的促肿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HFRS病毒A69株及脂多糖(LPS)单独或联合作用于PMBC,于作用后12、24、48、72、96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的含量,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病毒感染和LPS能使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能力增强。感染后12h,TNF-α和IFN-γ开始升高,于感染后24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IL-6水平于感染后72h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HFRS病毒与LPS联合作用显著提高病毒诱导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结论HFRS病毒能提高PBMC分泌TNF-α、IL-6和IFN-γ的能力,LPS可增强病毒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在HFRS病毒感染过程中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调节细胞因子介导的疾病进程,细胞因子在HFRS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比较3种异种角膜基质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1组为对照组,2-4组为实验组。分别获取新鲜猪、兔、鸡角膜基质,等量湿重25 mg异位植入大鼠背部皮下,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于术后7 d、14 d、28 d获取大鼠外周血,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3种异种角膜基质对大鼠CD4+、CD8+、CD25+、CD71+表型的动态影响。结果: 各组植入处皮肤无红肿、无渗出及其它改变,伤口愈合良好;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猪角膜基质组各时相表达的CD4+、CD8+、CD25+、CD71+T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兔角膜基质组术后7 d,CD4+T细胞升高(P<0.05),鸡角膜基质组术后7 d,CD4+、CD4+CD71+升高(P<0.01)。结论: 3种异种角膜基质对大鼠细胞免疫原性比较:鸡>兔>猪,猪角膜基质的免疫原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