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8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情况(包括检查时间、一次检查成功率和呛咳情况)和镇静满意率,记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T1)、检查开始即刻(T2)、检查开始后1 min (T3)、检查开始后5 min (T4)和检查结束即刻(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15.14±2.03)和(18.26±2.65) min](P<0.05),呛咳评分低于对照组[(2.13±0.33)和(2.86±0.47)分](P<0.05);两组患儿一次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满意率为97.50%...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软组织挛缩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例(2006年8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内侧三角韧带组织和5例尸体正常三角韧带组织进行对照研究。所取标本进行常规HE组织学染色观察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结果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统计学结果显示:马蹄内翻足标本中波形蛋白(Vim)均呈现阳性反应,表达光度值为(0.51±0.07);而对照组5例中仅有少数波形蛋白(Vim)反应阳性,表达光度值为(0.23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波形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内侧软组织孪缩。  相似文献   
55.
武娜  宋建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521-4521
1病历摘要男,18岁,学生。因面部发生白斑0.5a于2009-01来本院门诊就医。患者0.5a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部突发数个以色素痣为中心的色素脱失斑,白斑呈离心性扩大,数量渐增多,无自觉症状,因学习紧张未行诊治,2个月后白斑范围停止扩大,数量不再增多。但白斑持续不消退,故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智力和发育正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医保中心审核的242份我院出院病案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入院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为1.2%,出院诊断为2.8%,病程记录及手术记录不够详细为7.4%,医嘱、辅助检查与结帐清单不吻合为13%,针对此类问题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7.
本文阐述了蒙药肉豆蔻-5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了解了肉豆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肉豆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有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各50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 有症状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均较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lt;0.01).两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两者相关性分析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的相关系数为r=0.598、P&lt;0.01;有症状性脑梗死组、正常组分别为r=0.605、P&lt;0.01;r=0.631、P&lt;0.01.同型半胱氨酸与D-二聚体在三组中不同斑块类型的表达情况示,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且不稳定斑块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密切;在脑梗死的发生过程中三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9.
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种慢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临床特点、脑脊液、影像学及预后。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的脑梗死多急性起病,多有抽搐、肢体瘫痪及意识障碍,病理征阳性,伴有颅外的表现,影像学伴有脑膜强化、结核瘤和脑积水,腺苷脱氢酶增高明显(P<0.05)。而隐球菌性脑膜炎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意识障碍多为阵发性,很少有颅外表现,视乳头水肿明显,脑脊液压力高且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可伴有脑积水,预后极差。结论两种脑膜炎一旦合并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率高;影像学和脑脊液的检查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分析了28例医保纠纷,总结其产生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医保管理流程执行不严(46.43%)、对医保政策理解有误(28.57%)、执行医保政策不到位(10.71%)、违反物价管理规定(7.14%)、其他因素(7.14%),并针对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