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综述分化抑制因子2(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2,Id2)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Id2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骼肌再生中的作用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结果Id2通过结合E蛋白形成异二聚体,阻止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与E蛋白结合而抑制MRFs的转录活性,抑制骨骼肌细胞分化。结论Id2在骨骼肌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数学解剖学——有待开拓完善的新兴分支学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解剖学(Digital Anatomy),是运用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对人体进行研究后,在人体解剖学领域中,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数字化人体(Digital Human)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看得见的人体形态,为此曾称之为数字化可视人体(Digital Visible Hu- man);若再进一步将人体功能性信息赋加到这个人体形态框架上,经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处理,这个数字人将能模仿真人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若设置有图像、声音和力反馈的装置,还可以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反应,为此也曾称之为数字化虚拟人体(Digital Virtual Human)。  相似文献   
103.
《外科和放射解剖学》杂志文题摘要(1996年第18卷第2期)SurgicalandRadiologicAnatomy(JournalofClinicalAnatomy)Volume18Number219961Thearterialbloodsuppl...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坐骨股骨间隙作为影像学诊断指标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准确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维普期刊及万方资源等数据库,获得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MRI影像学研究的中文文献,对国内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采用逐一剔除相关研究的方法,降低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分析最终保留的相关研究中坐骨股骨间隙值大小。 结果 共纳入16篇研究,包括1027例健康髋,828例IFIS患髋,所纳入研究存在较大异质性(I2=88.5%,P<0.001),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后,保留9篇研究,共352例健康髋,323例患髋,异质性检验I2=44.5%,P=0.072。9篇研究统计分析得到,IFIS患者的IFS均值为11.355 mm,标准误为0.503,95%可信区间为10.194~12.517 mm,健康志愿者的IFS均值为23.373 mm,标准误为0.362,95%可信区间为22.539~24.207 mm。 结论 MRI影像学中IFS作为诊断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指标,因研究方法不同,其值的大小存在差异,更加标准化的测试和诊断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发病率日趋升高。骨质疏松导致椎体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即椎体的最大载倚与应变能力降低.使椎体出现压缩骨折的倾向。骨折部位的小梁破坏和刚度降低,导致局部载荷转移、微关节形成和微运动增加.引发受损椎体的疼埔和畸形。  相似文献   
106.
正以往显示男性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等器官的教学标本为常规的防腐剥制标本,立体构筑情况显示不够清晰,尤其是射精管全程难以显示。应用铸型技术制作的标本,可显示器官内部管道的立体构筑及其形态特点,具有优势。然而,目前尚缺乏膀胱及男性生殖管道联合铸型报道。我们选用过氯乙烯和自凝牙托材料的混合填充剂~([1]),成功制作出了膀胱、尿道、精囊腺和射精管联合铸型标本。现将具体方法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LPS-NF-κB信号通路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MC3T3-E1成骨细胞常规培养,待细胞融合率为80%时,分别加入100 μg/L和500 μg/L LPS处理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计算细胞DNA相对增殖指数;RT-PCR法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p65的核易位情况;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LPS处理MC3T3-E1细胞后NF-κB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100 μg/L和500 μg/L LPS可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LPS处理成骨细胞后NF-κB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PS处理成骨细胞后免疫荧光法可明显观察到NF-κB p65从细胞质转移入细胞核,且EMSA结果显示LPS处理组细胞核内NF-κB结合活性增加。结论: 低浓度的LPS可促使成骨细胞增殖,此过程中并不影响NF-κB p65的基因表达水平,但能增加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并提高细胞核内NF-κB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08.
肱骨下段内、外侧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 of humerus after dissction of medial or lateral lower part of humerus flap. MethodsTwelve embalmed adult human humeri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bending stiffness by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Then the humeri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A bone flap of 6.0 cm×0.5 cm was dissected from the medial or lateral low part of the humerus which is 1.0 cm above the medial epicondyle or external epicondyle. Then the stiffness of humerus was test again. At last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bone flap of 6.0 cm×1.0 cm and tested stiffness, ResultsThe stiffness of the humeri after dissection of 6.0 cm×0.5 cm has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 with that of intact humeri. But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dissection enlarged to 6.0 cm×1.0 cm. ConclusionsWhen the bone flap of low part of humerus was used to repair the bone defect ,the dissection of flap should be less than 6.0 cm×0.5 cm to avoid damage of biomechanical character of humerus.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成肌和成骨细胞成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及白介素(IL)1β处理C2C12细胞及MC-3T3-E1细胞,观察炎性因子对两种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促进C2C12细胞MyoD、Myogenin的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促进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吸光度比值上升为原来的3倍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β单独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因子的表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上清液可上调MC-3T3-E1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C2C12细胞的成肌相关基因表达。IL-1β单独不能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利用过氧化氢作为外源性活性氧来源,探讨氧化应激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C2C12成肌细胞(美国ATCC,批号CRL-1722TM);过氧化氢(汕头市光华化学药厂,批号20050519)。①C2C12细胞置于含100mg/L青霉素,100mg/L链霉素和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常规培养。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取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重悬,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细胞悬液密度为3.4×106L-1,接种至96孔板,200 μL/孔。实验共分5组:过氧化氢25,50,100,300 μmol/L浓度组、空白对照组,6个平行孔/组。各组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细胞培养箱内常规培养。待细胞融合率达80%且未出现细胞分化时,过氧化氢各浓度组分别向C2C12细胞中加入含对应浓度过氧化氢的无血清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则向C2C12细胞中加入单纯无血清培养基。各组细胞分别于过氧化氢处理0,6,12,24,36,48,60h后,每孔加入2g/L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液20μL,于酶联免疫仪570nm处检测各孔吸光度值。③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检测C2C12细胞凋亡。正常细胞核Hoechst着色为淡蓝色,形态呈圆形,内有较深的蓝色颗粒;中早期凋亡细胞核Hoechst着色呈亮蓝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坏死或晚期凋亡的细胞核PI着红色,Hoechst因细胞膜破裂而不能着色。取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过程同上,按1.8×107L-1密度接种至6孔板,5mL/孔。实验分组及干预措施同上,3个平行孔/组。处理36h后立即进行Hoechst33342/PI凋亡双染,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随机取6个不同视野进行细胞计数,计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作为细胞凋亡率。结果:①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处理36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25 μmol/L浓度组平均吸光度值与之相近(0.207±0.014,0.199±0.023;t=0.677,P>0.05),即促进C2C12细胞增殖;过氧化氢50,100,300 μmol/L浓度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下降(0.182±0.027,0.149±0.009,0.052±0.012;t=1.990,8.251,20.004,P均<0.05),即抑制C2C12细胞增殖,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②过氧化氢对C2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处理36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25 μmol/L浓度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9.09±0.85)%,(4.61±0.67)%;t=22.95,P<0.01];过氧化氢50,100,300 μmol/L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提高[(33.50±5.74)%,(45.95±6.82)%,(76.47±4.66)%;t=4.35,4.68,18.02,P均<0.01],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活性氧在C2C12成肌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低浓度可促进C2C12细胞增殖,高浓度则能够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凋亡,且呈时效和量效关系。提示氧化应激对成肌细胞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