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006年2月下旬汕头市某小学暴发的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方法采集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腺病毒、B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核酸检测,对PCR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患者双份血清进行腺病毒中和实验和B型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35份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PCR扩增同时检测到了12份腺病毒(阳性率为34.3%)和15份B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2.9%),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序列分析表明腺病毒与江苏省2005年分离的毒株以及广东省2005年分离的3型腺病毒毒株的相似性高达98%,而B型流感病毒与孟斐斯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同源性高达99%。咽拭子标本用Hep-2细胞未分离到腺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病人双份血清的腺病毒中和试验显示抗体没有4倍增长,但腺病毒阳性者晚期血清抗体几何平均值为12.1,腺病毒阴性者即为1.4。而B型流感病毒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表明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结论该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但可能先前感染过腺病毒。  相似文献   
62.
2005年广东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广东省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和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方法用9-11天龄鸡胚和(或)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病毒鉴定及人血清流感抗体检测用微量半加敏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结果2005年广东省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84起,报告病例7 154例,主要由A(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局部暴发。2005年全省人群中共分离流感病毒929株,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占54.04%,A(H1N1)亚型流感病毒占28.52%,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占6.14%,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占11.30%。检测900份一般人群血清,A(H3N2)亚型流感抗体阳性率较高,为67.11%;B型(Victoria系)流感抗体阳性率较低,为4.78%。抗原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不同两个市分离到的两株流感病毒与国家2005年标准株抗原性有明显差别。结论2005年广东省未发生流感大流行,A(H1N1)、A(H3N2)亚型及B型(Yamagata系)、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同时在广东省交替传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应用多重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型和B型流感病毒,探讨其在快速诊断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优越性.方法 根据A型和B型流感病毒M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进行多重real-time PCR检测A型和B型流感病毒.将该方法与病毒分离、免疫层析、传统RT-PCR进行比较,并对多重real-time PCR的特异性进行评估.并应用multiplex real-time PCR方法和常规的病毒分离方法对广东省流感样病例334份咽拭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多重real-time PCR反应可以检测到A、B型流感病毒的最低病毒量分别为10-1和10-3TCID50/反应.该方法在对流感病毒株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株样品的检测中,未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特异性为100%.该方法对334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与经典检测方法(病毒分离鉴定结合血清学检测)的符合率达100%,且灵敏度明显高于病毒分离.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多重TaqMan MGB real-time PCR是一种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对于流感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广东省部分乙型肝炎(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试剂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方法对9种不同的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试剂,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国家参考品,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根据2000年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规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性等指标对试剂进行评估。结果9种试剂的乙肝标志物5项检测结果均有不合格项,HBsAg检测试剂达标率最高,相对质量较好。在9种乙肝标志物ELISA试剂中,A试剂4项合格,C和F试剂3项合格,其余试剂的合格项均不超过2项。在5个检测项目中,HBsAg有6种试剂合格,HBeAg有4种试剂合格,HBeAb有3种试剂合格,HBsAb和HBcAb只有2种试剂合格。结论国产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试剂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一种肠道病毒通用型微滴式数字PCR(ddPCR)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实现肠道病毒的量化检测。方法 利用肠道病毒标准品对ddPCR反应中的探针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并确定ddPCR的检测范围。利用已优化好的反应条件对28份临床样本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本研究确定ddPCR的最佳探针浓度为0.4 μmol/L,退火温度为51.0 ℃,核酸检测范围为3.02~3.59×106 copies/μL,检出限为3.02 copies/μL。ddPCR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研究建立基于ddPCR肠道通用型的定量方法,可有效地对临床样本中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临床样本进行拷贝数定量分析,为临床研究病毒载量的测定提供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66.
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的核蛋白基因变异和进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人禽流感H5N1毒株核蛋白(NP)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毒株NP基因变异与进化。方法检测广东地区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时检索全球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5.0软件对检索的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变异毒株进行进化速度分析。结果1997--2006年45株毒株胛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成3类,1997--1998年毒株为第1类,2004--2005年毒株为第2类,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为第3类;NP基因35个氨基酸位点全部置换,占7.03%(35/498);2003—2006年H5N1毒株通过氨基酸第430位(1〈430T)位点的置换,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GT430-432;GD—01—06毒株第370位发生N3加S变异;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NES368.370)。同义变异中,NP基因Ks(同义变异速度)值为2.03×10^-5~2.55×10^-5核苷酸/d,Ka(错义变异速度)值为1.58×10^-6~3.10×10^-6核苷酸/d,检验发现进化无明显选择性压力存在。结论1997--1998年毒株、2004--2005年毒株、2003年毒株和2006年毒株NP基因核苷酸有差异;2003--2006年人禽流感H5N1毒株NP基因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GD-01—06毒株再增加一个糖蛋白位点可能改变毒株抗原性。人禽流感H5N1毒株在自然界变异频繁,随着其自然进化,H5N1毒株具有人.人传播能力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67.
AFP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的重要措施。我省自1991年建立脊灰专报系统,1994年全面实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工作以来,已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得到改善和提高。现将我省1996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监测系统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68.
广东省2008-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2008-2015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 方法对2012-2015年73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372份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亚型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其中2013-2015年共报告80起(占83.3%,80/96)。暴发地点在学校的占全部疫情的85.4%(82/96);传播途径为食源性传播占40.6%(39/96),接触传播占24.0%(23/96),水源性传播占7.3%(8/96)。基因测序亚型分析显示, 2012-2013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4/Sydney2012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30.0%,6/20),2014-2015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62.3%,33/53)。结论 食源性和接触传播及新出现的2种诺如病毒变异株GⅡ.4/Sydney2012变异株和GⅡ.17是引起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报道,特别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警惕。目前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已达20余种,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kievirusA16,CoxAl6)为主,两者常相伴引起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本文就全球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肠道病毒5′UTR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保守区设计与筛选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通过对急性临床样本的检测,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该方法对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及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的检测有高度特异性,甲肝病毒、乙脑病毒、登革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诺如病毒等均呈阴性。该方法的检测下限达10-1TCID50/100μl。12份急性结膜炎病例结膜拭子标本中7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普通RT-PCR方法5份阳性。结论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适于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