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麻疹可疑病例IgM抗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EA),对1998年麻疹可疑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测定.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构成比在1-6岁和7-14岁的比率高(31.6%、53.9%),麻疹IgM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免疫史的仅占28.9%.说明目前我省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才能有效、全面地控制麻疹病例的发生,最终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32.
广东省布鲁氏菌菌株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酸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布鲁氏菌菌株进行分型的可能性,获得广东布鲁氏菌脂肪酸成分的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历年从广东不同地区分离到的29株布鲁氏菌进行了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利用MIDI公司Sherlock系统的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东布鲁氏菌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19:0cycloω8c酸、16:0酸、18:0酸,其中牛种菌的19:0cycloω8c酸含量最高,羊种次之,猪种最低,其中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19:0cycloω08c酸、18:0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5年和近3年的羊种布鲁氏菌株19:0cycloω8c酸、18:0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菌株的脂肪酸成分稳定,但各种间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一定的欧氏距离时,可以在种的水平上区分布鲁氏菌的3个种。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菌群的变迁趋势。方法对广东省1966—2009年分离的656株流脑菌株的血清群构成进行分析。结果656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24%、B群占47%、C群占9%,其它群占20%。1966—2001年的447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22%、B群占46%、C群占6%,其它群占26%;2002—2009年的209株流脑菌株中,A群占28%、B群占53%、c群占13%,其它群占6%。A群流脑病人来源菌株比例由85%下降至47%,B群流脑病人来源菌株比例由15%上升至28%,c群流脑病人来源菌株比例由0%上升至22%。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C群流脑菌株的比例由7%上升至11%,A群由9%上升至24%,B群由53%上升至58%。结论广东省流脑病人及健康人群携带菌株中,C群、B群流脑菌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流脑流行菌群正在发生从A群到C群、B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200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2008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0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8年4—12月广东省各地送检的29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和脑脊液等标本426份和98名手足口病病例接触者的粪便、肛拭子和咽拭子等标本98份,应用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结果292例手足口病患者的426份各类样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阳性267份,EV7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69份,CVA16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36份,EV71和CVA16病毒核酸同时阳性3份。292例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的检出率较CVA16高,分别为50.68%(148/292)和11.99%(35/292),20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病例。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样本的肠道病毒、EV71和CVA16的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6.72%(178/232)、45.26%(105/232)和14.66%(34/232),且在发病9 d后仍能检测到EV71病毒。98名手足口病病例接触者的各类样本中,分别检测...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实验室的现状。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调查核实的方式,对广东省46家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进行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及检测能力的调查。结果(1)人员情况: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15.57%、30.94%、53.49%,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20%、7.98%、33.93%、26.75%、29.14%,各级别实验室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人员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省、市级疾控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覆盖率为100%,县区级疾控中心仅66.67%建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设备达到了标准配置数,地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基本购置了微生物检测所必需的仪器,但达不到标准配置数。(3)检测能力:省级疾控中心、地市级疾控中心、县区级疾控中心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分别为91.39%、59.57%、46.70%。结论广东省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设备配置数量普遍达不到要求,必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偏低。说明各级政府对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重视不够,投...  相似文献   
36.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37.
38.
应用单克隆抗体对广东省1985~1992年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流行区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254株脊灰病毒作病原分析.结果Ⅱ、Ⅲ型均未发现野毒株,而Ⅰ型205株中有119株为野毒株,71株的抗原排列具野毒株和疫苗株的双重抗原位点,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此期间广东的脊灰流行株主要为Ⅰ型。抽取具双重抗原位点毒株中的2株同时用Ⅰ型野毒株及SabinⅠ疫苗株的特异PCR检测,并进行核甘酸测序,发现其基因组在3262/3263处重组,证实为后二者的重组株,此2例患者均有服苗史,早期检测有高滴度抗体,提示其可能成为消灭脊灰不可忽视的障碍。  相似文献   
39.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乙型脑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蛋白)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乙脑减毒活疫苗中扩增编码B区的DNA片段,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并表达B区多肽抗原,表达产物经液相层析纯化;用乙脑病人血清对纯化后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评价。结果重组质粒pET22b-JEB经双酶切,其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为372 bp,与预期DNA片段大小一致。将纯化前与纯化后的蛋白作SDS-PAGE电泳,均可见一条约16kD的外源基因蛋白带,与计算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经WB和ELISA血清学评价,表明重组B区多肽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2b-JEB,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B区多肽抗原具有良好的血清学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2010年珠江广州段至出海口微表层水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从2010年1月开始,每月中旬在珠江流域广州段上、中、下游及出海口处设置24个固定采水点,采集珠江微表层水。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水样中的砷、镉、铅、铬重金属含量。结果:Cd属轻微检出,As、Pb和Cr虽然整体含量稳定,但特定采样点、特定时间曾同时出现异常高含量。结论:珠江广州段及经广州的出海口微表层水受到以上4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防控污染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