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医药卫生   197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静态调强放射治疗(sIMRT)与断层定野放射治疗(TD)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患者24例,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sIMRT计划设计(Monaco5.11.03治疗计划系统)和TD计划设计(TomoTherapy治疗计划系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两组计划的肿瘤计划靶区(PGTV)的D2%、D98%、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75±0.05)高于TD的CI(0.61±0.13),TD的HI(0.04±0.01)低于sIMRT的HI(0.05±0.00)(P <0.05)。D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计划的乳腺计划靶区(PTV)的D98%、CI、H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RT的CI(0.82±0.04)高于TD的CI(0.68±0.05...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为临床尽早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93例母亲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足月新生儿,断脐后采集脐血,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同时采集新生儿3天动脉血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分析新生儿脐血代替3天动脉血甲状腺激素可行性,从而研究脐血甲状腺激素的参考范围。结果(1)脐血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参考范围:脐血甲状腺激素为正态分布,TSH(5.375±1.572)、TT3(36.576±8.595)、TT4(8.122±1.019)、FT3(1.657±0.271)、FT4(0.960±0.117)。(2)脐血代替新生儿3天动脉血甲状腺激素具有可行性:脐血和新生儿3天动脉血甲状腺激素五指项标(TSH、TT3、TT4、FT3、FT4)均成正态性分布,新生儿3天动脉血与脐血甲状腺激素均为正相关(P〈O.05),TSH、TT3、TT4、FT3、FT4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215+0.067X(P〈0.05)、Y=8.765+0.457X(P〈0.05)、Y=1.021+1.245X(P〈0.05)、Y=1.856+0.272X(P〈0.05)、Y=8.765+0.457X(P〈0.05),可以用脐血推算新生儿3天动脉血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论用脐血代替具有创伤性的动脉穿刺血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既能为患儿家长所接受,也能尽早发现及干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评价可吸收流体明胶与明胶海绵在腰椎退变后路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自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本科收治的腰椎管减压固定融合的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流体明胶组28例中,男12例,女16例;明胶海绵组27例中,男12例,女15例;术中分别应用流体明胶和(或)明胶海绵止血,如果出血速度逐渐减慢至不再有明显的出血即认为止血成功,否则视为止血失败。记录止血3 min、5min的止血成功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输血量,记录术前、术后2~3 d和术后5~7 d的BP、RBC、HCT、HB的变化,记录术后每天的引流量,记录全部的不良事件。结果全部病例至少随访1个月。明胶海绵组有18例3 min成功止血、3例5 min成功止血,流体明胶组有21例3min内快速止血,3例5 min成功止血。两组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差异明显(P=0.000);术前流体明胶组RBC和HCT小于明胶海绵组(P=0.038,P=0.030),术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d流体明胶组收缩压比明胶海绵组高(P=0.005);流体明胶组的术后1 d和术后2~4 d的引流量均少于明胶海绵组(P=0.014;P=0.011)。结论与明胶海绵相比,可吸收流体明胶可以减少止血过程中的出血量,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外科术中止血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急性轮状病毒腹泻小儿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腹泻小儿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变化。方法收集3岁以下因急性轮状病毒腹泻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小儿75例,以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3、4、7、8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起病时间在3d以内的小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3、4、7、8 mRNA的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升高,P均<0.05。其中TLR2、3、8 mRNA表达在发病7d和14d时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TLR4 mRNA的表达在病情较重的患儿比较轻的患儿高,P<0.05。结论多种TLR参与了轮状病毒引发的宿主免疫应答反应的启动和调节。  相似文献   
106.
急性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免疫应答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小儿在轮状病毒急性感染期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采用EIJSA方法检测血浆和粪便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腹泻患儿血浆中轮状病毒特异性聊价gG抗体和大便中轮状病毒特异性IgA抗体及CD19细胞亚群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腹泻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p40 mRNA的表达升高。粪便和血浆中IgA抗体的滴度与患儿腹泻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结论 急性轮状病毒感染小儿早期出现的免疫应答反应,以特异性抗体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并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甲襞微循环情况, 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 15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72例, 女性81例. 年龄57.0±10.0岁, 病程8.2±7.5年. 所有病例均由眼科医生散瞳查眼底, 部分行荧光造影检查, 确诊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采用放免法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确诊有无尿病肾病(DN), 同时测定患者的血糖、血压及血液粘度并观察其甲襞微循环情况, 包括微血管形成、微血管流态和微血管周围状态. 所有资料用SPSS6.0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DR者90例. 在这90例中并发DN者80例, 占88.9%, 非DR组63例中并发DR者38例, 58.5%, 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 与非DR组相比, DR组中SBP、全血粘度指标高切变率和低切变率均显著增高; (P<0.05, P<0.001, P<0.001); 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组合并DR者明显高于中、轻度异常组(P<0.05); DR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微血管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均显著高于非DR组, 而血液流速显著低于非DR组, 并有明显的细胞聚集和袢周渗出(P<0.05). 结论: Ⅱ型糖尿病并发DR和DR中并发DN与非DR组相比其SBP, 全血高低切粘度和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酵母多糖致伤MODS模型小鼠的胸腺树突状细胞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在MODS免疫器官损伤中的病变特点。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与免疫组化(CD1a、CD205及MIDC-8标记)方法,观察小鼠MODS模型中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变化特点。结果 致伤早期胸腺树突状细胞大量增生、机能活跃伴淋巴细胞大量凋亡;在缓解期(3~7天)胸腺及树突状细胞恢复正常;MODS期(8~12天)树突状细胞数量再次增加,但功能减弱。同时伴有较多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变性凋亡。结论 树突状细胞病变是MODS免疫系统损伤的首发病变,树突状细胞的数量与机能变化与MODS模型病程具有高度平行,提示树突状细胞病变与MODS启动机制和病程转归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9.
ICU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各种侵入性操作及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 ,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 〔1〕。深部真菌感染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抗真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抗真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本院 ICU收治的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以探讨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抗真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调查对象 :对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本院 ICU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1.2 方 法 :1.2 .1 调查内容 :1一般项目 :性别、年龄、ICU住院日等 ;2现病史 :…  相似文献   
110.
颈6 A型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步行能力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2年 8月 ,本院对 1例颈 6A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矫形器治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患者何某 ,女 ,2 4岁 ,于 1996年 12月 14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颈部受伤及时送当地人民医院 ,颈椎X光片检查诊断为“颈椎 3、4滑脱” ,3h后清醒 ,四肢失去知觉 ,不能活动 ,大小便失禁 ,给予牵引和支持治疗 ,并进行对症处理 ,双上肢恢复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2个月后出院 ,在家行中医药治疗 ,后出现骶部压疮 ,于 2 0 0 0年底通过换药治疗压疮基本愈合 ,坚持推拿治疗至 2 0 0 2年 7月 ,后于 2 0 0 2年 8月入本院。入院后检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