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22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跟骨骨折在治疗方法上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在于手术与非手术以及采取何种固定两个方面。但恢复跟骨解剖形态、距下关节面平整以及矫正BOhler角应是共识。2000年始作者采用开放撬拔复位钛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输血治疗的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已成为临床所共识。为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作为特殊群体,在输血治疗中的特殊性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锁骨与第一肋骨骨折致臂丛不完全性损伤的特点。方法观察总结锁骨与第一肋骨骨折致臂丛不完全性损伤主要表现及体征。经神经松解手术治疗分别在术后半年、1年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年,26例臂丛不完全损伤患者,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锁骨与第一肋骨骨折致臂丛不完全性损伤,早期行神经松解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杨俊 《浙江创伤外科》2006,11(3):226-227
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多因高处坠落、间接暴力作用所致.且常伴有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本院近年来收治22例病患,采用早期甲强龙(methylprednisolone.MP)+早期减压+病椎植骨+GSSⅡ型椎弓根钉内固定“四元综合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假肢膝关节微电脑控制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截肢的伤残病人,即使安装了人工假肢,也因为人工假肢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因而行走起来很吃力,动作不协调,姿态不美观。如果在人工假肢的关节处安装一个步进电机,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使步进电机按照人的意志转动,那么人在行走(或奔跑、弹跳、上下楼梯、下蹬起立等)时,假肢的逼真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动作也就十分自然。本文就这种构想谈了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Id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鼠Id2基因真核荧光表达载体,为骨骼肌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Id2全长cDNA,利用T4 DNA连接酶将载体pGEM-T和Id2 cDNA进行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1酶切pGEM-Id2克隆载体和pEGF-C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d2,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的正确性;并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Id2基因导入L6成肌细胞中。结果:经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pEGFP-C2-Id2含大小正确的正向Id2 cDNA片段,获取了转染外源性Id2基因的L6细胞。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有G418筛选位点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Id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4岁,主诉:双足畸形5年。患者9岁前双足发育正常,无畸形表现,近5年来逐渐出现足部对称畸形表现。查:双侧趾外翻畸形,双侧第3、4趾短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锗诱导L6成肌细胞株的MyoD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的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氧化锗(GeO2)处理大鼠的成肌细胞系L6,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MTT分析GeO2对成肌细胞的影响,用RT-PCR检测MyoD基因表达。结果:发现GeO2在损伤成肌细胞的同时,能够诱导MyoD基因的表达,表明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MyoD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线粒体肌病中骨骼肌萎缩的一个信号分子,MyoD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线粒体肌病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前言全息照相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体视摄影和波面再现的新技术。60年,世界上生产出第一台激光器后,激光在医学方面就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并首先应用于眼科。由于激光是一种空间和时间的相干光源,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进行全息记录和再现。通过相干光的干涉能把物光波中振辐和位相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波前再现时,能再现出被摄  相似文献   
20.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行MRI或CT检查,将数据输入导航系统,进行头颅或脊髓三维模型重建,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术中实时定位。1999年11月-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 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