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观察首诊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辨证使用中药治疗8周,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142例患者中,以痰气郁结型最为多见,占30.99%,其次为痰火扰心型,占16.20%,这2种证型占总数的47.19%。各证型均在治疗2周后获得良好的效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痰气郁结、气虚痰结、心脾两虚、痰火扰心和阳气亏虚证型的良好疗效得到延续,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痰气郁结和痰火扰心2证型仍有疗效,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实证疗效好于虚证,在早期虚证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 B A L B/c 小鼠脾细胞凋亡与细胞活化程度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 P H A P、 P M A 和rh I L2 为有丝分裂原活化淋巴细胞。结合荧光染色法, D N A 凝胶电泳及 D N A 片段测定等方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 (1) 雷公藤内酯醇能够造成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2) 雷公藤内酯醇不能使处于静止状态的脾淋巴细胞凋亡;(3)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和增殖反应程度密切。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不能造成静止状态的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只能够诱导已活化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并以此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联合白介素-18(IL-18)检测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6例,根据其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分成非急性肾损伤(AKI)(44例),急性肾损伤(AKI)组32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L-FABP、IL-18、24 h蛋白尿定量、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AKI组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介素-18(IL-18)、24h蛋白尿定量、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非AKI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低于对照组与非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L-FABP、IL-18与肝硬化失代偿期AKI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AKI患者L-FABP、IL-18单一及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3、0.752,灵敏度为0.969、0.906、0.971,特异度为0.977、0.977、0.981。结论 L-FABP 联合 IL-18检测在肝硬化失代偿期AK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观察正常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组织中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SnoN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雄性CD-1小鼠左侧输尿管的方法建立UUO动物模型。设假手术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酸水解一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内胶原的含量。借助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肾组织中Sno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变化。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为体外研究对象,观察TGF-β1对其SnoN表达的直接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UUO小鼠术后3天肾组织中SnoN蛋白的表达量即明显降低,术后7天时进一步降为对照组的16%。同时,UUO小鼠肾组织TGF-β1水平、α-SMA蛋白表达量,及其胶原的含量亦随着病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noN的减少程度与肾组织内TGF-β1水平、α-SMA的表达和胶原的聚积密切相关(P〈0.01)。此外,HKC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TGF-β1减低该细胞表达SnoN蛋白的作用先于α-SMA蛋白的变化。结论:肾脏SnoN表达水平与肾纤维化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干扰TGF-β1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影响肾组织的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85.
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5/6肾切除术,建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动物模型,观察了大黄对 CRF 的疗效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大黄能改善实验动物的氮质血症,抑制残余肾单位的代偿性肥大,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纠正其脂质代谢紊乱和减少蛋白尿。肯定了大黄延缓慢性肾衰的疗效,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6.
HIV抗体初筛与确认(WB)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疫情报告中HIV抗体初筛试验与确认(WB)测试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对初筛和复筛测试的阳性结果分成两组与确认(WB)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一组OD值与临界值(cutoff)的比值(S/CO)≥6.0;第2组(S/CO)比值在1.0~6.0之间;同时观察两种初筛试剂复测结果一阴一阳与确认试验的符合情况。[结果]502份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经确认(WB)测试HIV抗体阳性499份,HIV抗体阴性2份,不确定血清1份。复筛与确认(WB)测试的第一组(S/CO)比值≥6.0,HI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100%;第二组(S/CO)比值在1.0~6.0之间,HI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84.61%。初筛假阳性2份,假阳性率为0.55%;复筛假阳性1份,假阳性率为0.33%。两种初筛试剂测试结果一阴一阳的一份血样品经(WB)确认为阴性结果。[结论]省级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在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和HIV抗体筛查符合《规范》要求的条件下,两次重复(ELISA)(S/CO)比值≥6.0时,可以按HIV感染报告疫情。(S/CO)比值在1.0~6.0之间或复测结果一阴一阳,还应进一步作确认(WB)。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报告将白血病、淋巴瘤化疗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胎肝输注(FLT)和胎肝、脾、骨髓及胸腺细胞输注(FLSMTCT),以观察其对患者造血、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表明,经输注后,患者Hb和WBC回升幅度两组相近(P>0.05);BPC回升,FLSMTCT组明显优于FLT组(P<0.01)、细胞免疫指标上升幅度FLSMTCT组明显高于FLT组(P<0.05)。提示胎脾、胸腺对胎肝造血干细胞存在着调控、诱导或转化及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88.
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ndothclial dcrivcd rclaxingfactor,EDRF)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血管活性物质.最近的研究表明,其性质与一氧化氮(NitricOxid,NO)相同,具有影响血流动力学、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炎症初期白细胞的郁滞以及细胞毒样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目前已知除去内皮细胞外,包括肾脏在内的其它细胞均可产生EDRF/NO,并且参与了正常肾功能的调节.本文仅就EDRF/NO的合成过程、作用机理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
用先进的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了中药大黄提取物Ⅰ号对链脲菌素(STZ)所致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提示,在病程第三天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干均体积较大黄提取物Ⅰ号治疗组大鼠明显增大(P<0.01);病程的第三、七和第14天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平均面积较治疗组扩大,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1和P<0.001).本研究在实验性大鼠的体内进一步证实大黄提取物Ⅰ号抑制肾脏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大黄对单侧肾切除后剩余肾代偿性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俊伟  黎磊石 《江苏医药》1992,18(6):319-319,318
本实验研究了掌叶大黄和波叶大黄对肾佳偿性肥大的影响,以求进一步了解大黄延缓慢性肾衰的机理。材料和方法一、动物:雄性 SD 大鼠,体重100~150g,氯胺酮麻醉(100mg/kg),经腹切口取左肾,去肾包膜和肾上腺后,切除之。冷生理盐水冲尽肾内积血,-80℃冻存待用。二、药物:掌叶大黄和波叶大黄醇提物,波叶大黄水提物均由中国药科大学陈琼华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