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化和精准化已成为外科努力的方向[1-4]。目前,胸腰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alplastic,PVP)已经在各级医院迅速开展。该手术的特点是创伤小,但不能像切开手术可以有较大的手术视野和在直视下操作,术者须对病变局部的解剖和术式非常了解才能胜任,否则可能会损伤血管或重要的组织。本文就相关的解剖与临床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1、2椎弓根的形态学特点,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选取生前资料完整的标本共79例。对骶1、骶2椎体前后径、椎体高度、椎体横径、椎弓根前高、椎弓根后高、椎弓根宽度、进针深度、进针角度进行测量。 结果 正常骶1椎弓根前高(18.1±  3.8)mm,后高(20.6±3.6)mm,宽度(27.7±3.1)mm;Ⅱ型骶1椎弓根前高(19.9±2.0)mm,后高(19.2±2.6)mm,宽度(29.9±2.2)mm;Ⅲ型骶1椎弓根前高(18.5±3.0)mm,后高(16.9±3.1)mm,宽度(27.8±2.2)mm。正常骶2椎弓根前高(12.4±2.3)mm,后高(14.34±2.9)mm,宽度(22.2±3.1)mm,Ⅱ型骶2椎弓根前高(10.4±1.5)mm,后高 (14.4±2.4)mm,宽度(19.5±2.7)mm;Ⅲ型骶2椎弓根前高(9.5±2.0)mm,后高(14.0±3.0)mm,宽度(18.6±3.4) mm。Ⅱ型骶1椎弓根大于正常,Ⅲ型与正常接近。正常骶2椎弓根大于Ⅱ型和Ⅲ型。 结论 合并腰骶移行椎时可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1椎弓根可容纳1~2枚螺钉,骶2椎弓根可容纳1枚螺钉。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探讨膈肌脚的形态特点及其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的作用。 方法 成人胸腰段躯干标本3具,胸腰段横断面标本4套及矢状面标本1套,观察膈肌脚的形态及其与椎体、前纵韧带、椎间盘的附着关系。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64例(T12 12例,L1 31例,L2 14例,L3 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不同节段(T12、L1、L2、L3)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矫正量、前缘压缩率矫正量。 结果 左、右膈肌脚位于T12~L4椎体前方为腱肌混合结构,与前纵韧带融合。伤椎Cobb角矫正量,T12为23.9±10.5°,L1 20.4±10.7°,L2 14.5±11.4°,L3 11.9±8.7°,T12与L2、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矫正量,T12为0.48±0.13,L1 0.45±0.17,L2 0.37±0.20,L3 0.30±0.18,T12、L1与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12、L1伤椎骨折复位率优于L2、L3,膈肌脚可能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5.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由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大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年发病率约4/10万[1].MM骨病(或称骨相关事件)是指由MM引起的骨骼改变的统称,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截瘫、骨质破坏以及软组织肿物等.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腰椎上关节突关节面后缘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方法 :成人干燥腰椎骨 10 0套 ,对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后缘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 :上关节突关节面后缘在L13 6.7% ,L2 2 7.2 % ,L32 5 .6% ,L4 7.3 % ,L52 .3 %位于椎管内或与椎弓根内侧皮质重叠 ,其切线距椎弓根中心距离 :L12 .3mm± 1.9mm ,L2 2 .9mm± 1.7mm ,L3 3 .5mm± 1.8mm ,L4 3 .7mm± 1.5mm ,L55 .4mm± 1.7mm。结论 :以上关节突关节面后缘作为椎弓根螺钉定位点的纵向标志易穿破椎弓根内侧骨皮质 ,该定位线偏内 ,是造成螺钉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心如  万荣 《颈腰痛杂志》2001,22(2):162-164
本文介绍了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提出此病是腰痛原因之一,临床上尚缺乏认识。正确地诊断治疗该病可减少慢性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65岁。右髋外侧疼痛、麻木1年余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病,疼痛、麻木放射至股外侧,逐渐加重,夜间症状明显,呈烧灼样疼痛。经多方医治无效。查体:股外侧皮肤感觉减退,髂嵴后上3cm处压痛,并向股外侧放射,Tinel氏征阳性。未扪及包块。于此点行普鲁卡因封闭,症状减轻。诊断:右髂腹股沟神经外侧皮支卡压症。治疗:局麻下手术,于髂嵴后上3cm处作斜行切口进入,于腹外、内斜肌间及腹内斜肌深面探查髂腹股沟神经各分支,在盆腔腹膜后髂窝内发现一包块(图),将神经外侧皮支顶起,神经皮支在髂嵴处固定,张力…  相似文献   
99.
背景:糖尿病足伴创面感染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顽固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37岁,均接受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记录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踝肱指数、伤口/缺血/足部感染分级(WIFi分级)、目测类比评分与溃疡面积。结果与结论:(1)46例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58.07±24.82) d,46例患者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后3个月的踝肱指数、目测类比评分、溃疡面积、WIFi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未出现溃疡或感染复发。(2)结果显示,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疼痛、改善下肢血运、控制感染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0.
椎弓根毗邻结构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椎弓根蚍邻结构与椎弓根螺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在50具成人脊柱标本上对椎弓根与根、硬脊膜及椎管内静脉丛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椎弓根内侧与硬膜相粘、下侧与神经根相邻。椎弓根皮质厚度下〉上〉内〉外侧骨皮质。结论:椎弓根外侧骨皮质最薄,可能是导致椎弓根皮质破裂的的原因。穿破内或下侧骨皮质易损伤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