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探索短重建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短重建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观察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失败手术骨折分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75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的统计中均显示良好效果;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8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短重建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术时短、易操作、内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等优点,是治疗各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近10年来12例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病历,对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诊治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为骶髂后部剧裂疼痛,不伴有运动感觉障碍,其中3例为腰椎间盘手术后发生,局部利多卡因阻滞有良好效果。结论:臀中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造成骶臀痛的原因之一,局部浸润阻滞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3.
股外侧肌腱与肌骨外侧髁接触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髌骨半脱位致髌骨侧软骨面压力过度的形态学因素。方法:对50侧膝关节标本股外侧肌腱内面及其与股骨外侧髁的接触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股外侧肌腱内面呈随机圆形或圆形光滑面。其周围有滑膜皱襞附着,其长2.1±0.9(1。0-5。4cm),宽1.3±0.4(0.8-2.4)cm,与髌上囊以皱襞相隔。在屈曲90°时与肌骨外侧髁边缘相接触,接触处为光滑的骨软骨结构约1.0cm*0.8cm大小。模拟髌骨半脱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力骨小梁总宽度由上向下递减,与股骨距相交于Ward三角下角,此区骨小梁稀疏。次级抗压力骨小梁与股骨距相连为一体。结论:股骨距与主要抗压力骨小梁交界处相对薄弱,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次级抗压力骨小梁即股骨距松质骨影像。外斜位X线片可以为临床上显示股骨距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了解胰管的解剖对胰腺疾病诊断以及手术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胰腺疾病诊断手段的采用,熟悉胰管的解剖愈加显得重要。国外已有关于胰管的解剖学研究的报道,国内尚无较系统的有关报道。本文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对国人的胰管进行了解剖学研究,为胰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 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 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 结论 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 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57.
解剖一成人右侧上肢时,见异常肌肉压迫桡神经,现报道如下:异常肌肉位于肱桡肌与肱肌之间,起点与肱桡肌相同,以肌性起始于肱骨体外侧缘下1/3处,起始部长7.5cm,宽2.0cm 肌纤维向远端集中,呈三棱体形,于肱骨下端跨过桡神经主干的浅面,与之交叉,交叉长度0.9cm,最后以扁腱止于桡骨体中部的内侧面,扁腱长  相似文献   
58.
肱骨外上髁炎病因探讨:附20例手术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伸肌总腱起始部及穿经此处的微血管神经束切除术治疗20例肱骨外上髁炎。术中肉眼可见有微血管神经束穿出者9例,活动性出血者5例。经8—15个月随访,16例优,2例良。肱骨外上课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微血管神经束卡压综合征”,应与桡管综合征及骨间后神经受压综合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5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左前臂远端桡背侧至虎口区麻木、酸痛5 a余.握拳及腕背伸时加重,抗阻力腕背伸症状最明显,腕部及手指放松休息时好转.专科查体:左虎口区痛觉减退,前臂远端四分之一的桡背侧神经叩击征阳性,握拳及伸腕时神经叩击征明显阳性,肘部未见阳性体征.颈椎MRI无异常.入院诊断:桡神经浅支卡压症.  相似文献   
6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右小腿内侧及足内缘疼痛、麻木14 a.症状在静息时明显加重,伴右小腿与足发凉.按腰椎病保守治疗多年,接受腰部手术治疗1次,无效.专科查体:腰部见手术瘢痕,无压痛叩击痛等阳性体征;小腿肌力正常;隐神经支配区痛觉减退;右大腿下部内侧(收肌管投影处)神经叩击征阳性,沿隐神经放射,静息症状加重时;右足背动脉搏动较左侧减弱至消失.腰椎MRI显示多节段退变,无明显椎管狭窄.右大腿下部内侧超声提示小的实质性肿物,压迫股动脉,影响血流.入院诊断:隐神经卡压症或肿瘤.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收肌管内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