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患者,男,48岁。因右拇指肿物3年入院。3年前发现右拇指指腹处黄豆粒大小肿物,质硬无疼痛,可活动,不影响拇指功能。肿物逐渐增大,拇指指腹增大(图1A,B),影响拇指捏握功能,但无疼痛,否认有外伤史。查体:右拇指指腹明显增大,局部皮肤紧张,无红肿,压痛(一),活动度差,指腹感觉正常,血运正常,拇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X线显示右拇指远节指骨骨质未见异常,无骨膜反应,无压迫性缺损,  相似文献   
162.
骨转移肿瘤多见于脊柱骨盆等部位,四肢较为少见,转移至指骨者罕见,常因为不被认识而误诊,现报告肺癌小指末节指骨转移误诊为指头炎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 岁,2010 年1 月因胸背部疼痛就诊于我院胸外科,发现左肺肿块,诊断为原发性肺癌,曾行系统化疗( 方案不详),未做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治疗后胸痛症状略缓解.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是否与髂骨相融合或形成假关节,以明确腰骶移行椎的概念及形态特点。方法:在109具腰骶移行椎骨骼标本和2004年至2008年收集的91例腰骶移行椎患者的影像资料上,分析腰骶移行椎的分型,并对腰骶移行椎与髂骨间关系进行观测。结果:腰骶移行椎按Castellvis分型。标本中ⅡA型23具(20.9%),ⅡB型12具(10.9%),ⅢA型7具(6.4%),ⅢB型66具(60%),Ⅳ型1具;腰骶移行椎的横突均未与髂骨后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100%)。影象资料中Ⅰ型15例(16.5%,其中ⅠA型1例、ⅠB型14例),Ⅱ型28例(30.8%,其中ⅡA型21例、ⅡB型7例),Ⅲ型41例(45.0%,其中ⅢA型5例、ⅢB型36例),Ⅳ型7例(7.7%);所有病例均无横突与髂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髂腰韧带骨化2例(均为ⅡA病例)。结论:腰骶移行椎是发育异常的最后节段的横突与骶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而非与髂骨形成假关节或融合的一种畸形。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腰骶移行椎222例,根据横突形态特点,按Castellvi法进行分类,并对病变节段进行分析。结果:Ⅰ型79例,占35.6%,其中L4~5突出8例,L5~S1突出15例,L4峡部裂、滑脱3例;Ⅱ型51例,占23%,其中L4~5,突出20例,L3~4突出4例,L4峡部裂、滑脱12例;Ⅲ型80例,占36%,其中L4~5,突出38例,L4峡部裂12例,L3~4突出3例;Ⅳ型9例,占4.1%,其中L4~5突出4例;特殊类型3例,占1.3%,均为L4~5突出。结论:Ⅰ型移行椎L4-5,L5~S1均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正常腰椎无明显区别,Ⅱ、Ⅲ、Ⅳ型只发生L4~5和L3~4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而不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即移行椎以上的节段可发生病变。本组中没有L5部裂及滑脱病例,均为L4峡部裂和L4~5以上节段滑脱,据此提出了腰骶移行椎的特殊类型,即单纯椎间融合型。  相似文献   
165.
腰椎人字嵴顶点毗邻结构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观察腰椎人字嵴顶点及其周围毗邻结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脊柱标本上观察腰神经后内侧支及腰血管后内侧支与人字嵴顶点的关系,并模拟手术过程。结果:在腰椎峡部嵴上无肌肉附着,人字嵴内凹内有脂肪球及腰血管内内侧支,乳突副突韧带附着在乳突副突嵴上,结论:损伤腰血管后内侧支是显露人字嵴顶点操作中造成出血的原因,显露人字嵴顶点时不用显露横突,方法简单、创伤小,且容易安放连结装置。  相似文献   
166.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术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5 9年 Boucher成功地采用长螺钉经椎弓根、椎板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以来 ,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脊柱肿瘤 ,炎症 ,创伤 ,退行性腰椎病变等各种脊柱疾患 [1] 。我国也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为了便于同道们了解掌握这种技术 ,现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并发症做如下总结。一、椎弓根的临床解剖学及生物力学胸腰椎椎弓根的形态 ,Krag、Zindrick和 Panjabi等已有研究 ,这对于椎弓根螺钉的设计 ,准确的放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6] 。椎弓根的直径由 T5的 4.5 m m至 L5的 10 m m不等。其矢状径一般情况下比横径要大 ,椎弓根与…  相似文献   
167.
1病例报告 男,46岁,右膝关切疼痛1a、加重伴局部肿胀、发热、伸屈活动受限21d入院.  相似文献   
168.
采用伸肌总腱起始部及穿经此处的微血管神经束切除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0例,经8~15个月随访,疗效满意。认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伸肌总腱起始部及穿经此处的微血管神经束切除手术简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观测股骨颈滋养孔的分布、形态特点,探讨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干燥股骨标本73例,其中骨质疏松标本12例,正常组61例。观测股骨颈滋养孔的位置、数目、孔径,计算各区域滋养孔面积及不同孔径的百分比。结果 无论是正常组还是骨质疏松组,股骨颈上方区域滋养孔的数目、面积所占百分比均最多;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股骨颈后方和上方滋养孔孔径、面积所占百分比明显变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股骨颈上方区域滋养孔数目多、面积大,使此部位结构薄弱,可能是造成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因素之一。骨质疏松组股骨颈上方区域滋养孔的面积百分比明显变小、孔径也较小,提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可能与其血供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并发基于影像的肌肉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9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85例M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Image-pro Ρlus软件测量竖脊肌面积与所在筋膜室内的竖脊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 FI)面积, 计算去脂肪竖脊肌面积及脂肪浸润率。以去脂肪竖脊肌面积男性低于3 197 mm2、女性低于2 895 mm2为肌肉减少的诊断标准。比较肌肉减少组和肌肉正常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血肌酐、碱性磷酸酶、M-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接受硼替佐米化疗、接受干细胞移植、骨病、MM分期、复发与进展的差异, 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并发肌肉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53.0%(98/185)的MM患者并发肌肉减少, 其中男30例, 去脂肪竖脊肌面积为(25.0±6.0)cm2, 竖脊肌FI为(12.0±4.8)c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