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5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意象对话技术对妇科患者术前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意象对话技术对改善妇科患者术前睡眠的作用.方法 将190例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得分>50分的妇科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意象对话干预组、音乐意象放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意象对话干预组给予意象对话心理干预,音乐意象放松干预组给予播放自制的音乐意象放松录音干预,并比较3组干预前后的睡眠变化情况.结果 入睡时间意象对话组[(58.55±83.80)min]最短,与音乐意象放松组[(102.83±132.92)min]及对照组[(127.76±136.64)min]均有差异(P<0.05);总睡眠时间意象对话组[(6.42±2.12)h]最长,与音乐意象放松组[(5.52±2.36)h]及对照组[(4.93±2.10)h]均有差异(P<0.05或<0.01);睡眠效率意向组最高,与对照组(54.89±23.73)差别显著(P<0.01);意象对话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总睡眠时间延长(P<0.05)、睡眠效率提高(P<0.05).对照组术前1d与术前2d相比总睡眠时间缩短(P<0.01)、睡眠效率下降(t=4.118,P<0.01)、入睡时间延长(t=3.692,P<0.01)、觉醒次数增加(t=2.664,P<0.01).结论 意象对话技术和音乐意象放松干预对减轻手术前的心理和生理应激有不同的作用,意象对话技术在改善睡眠方面更优于音乐意象放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小鼠腹腔注射紫杉醇对体外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小鼠连续5 d腹腔注射紫杉醇,无菌制备骨髓细胞,用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骨髓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表面分子、吞噬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紫杉醇明显降低小鼠骨髓细胞数量,但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F4/80+巨噬细胞中CD80、CD14表面分子表达升高,而I-Ad表达降低;紫杉醇处理组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提高.结论 结果提示紫杉醇可能具有调节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和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塞来希布(celecoxib)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长及COX-2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celecoxib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elecoxib作用于HepG2细胞,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COX-2、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celecoxi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celecoxib处理组HepG2细胞COX-2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COX-2蛋白表达和NF-κ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elecoxib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和NF-κB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的:建立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的含量,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1。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μl,流速1ml·min-1。结果: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A在49.4~247μg·ml-1,706~3 530μg·ml-1,50.2~251μg·ml-1,50.4~252μg·ml-1,0.8~4μg·ml-1,24~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结论:此方法测操作简单、数据准确、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结合北京协和医院名老中医郭赛珊教授的临床经验拟定肺癌辨证分型标准,采用问卷及计算机统一辨证的方法对15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单一证:血瘀证、阴虚证、气滞证、湿热证、气虚证、痰热证、痰湿证、阳虚证、火旺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一证脏病中,肺脏受累占32.1%,其次为肝、心,各占22.6%和22.0%.(2)证型的出现率:单一证型为31.6%(48/152)、两证相兼型33.6%(51/152),三证及三证以上相兼型为32.9%(50/152),无证可辨型2.0%(3/152).(3)临床分期分别与9个单一证出现的例次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在临床各期患者中的出现率:Ⅰ期61.5%(16/26)、Ⅱ期60.0%(6/10)、Ⅲ期74.5%(38/51)、Ⅳ期80.0%(52/65).(4)原发性肺癌吸烟与不吸烟患者中医证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证中以血瘀证最为多见,单一证脏病受累最多者为肺.临床分期与中医证之间有正相关,血瘀证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各期均最为多见,在肺癌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吸烟的肺癌患者以痰热证、湿热证多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尿道狭窄开放手术与腔内热切除瘢痕术的疗效,探讨二者的适应证及临床价值。方法对尿道狭窄开放手术与腔内热切除瘢痕术患者进行半年、1年、2年、3年的随访,监测尿流率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期疗效(1年内)两组无差别,远期疗效(2~3年)两组有差别。结论开放手术组远期疗效好于腔内组,各种手术有各自的优点及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脱蜡丝线在腹壁不同解剖层次内的线结诱导早期局部免疫应答的情况,并分析传统丝线蜜蜡涂层降解后的影响。方法采用10~12周Balb/C小鼠共18只。4-0带针慕斯线经脱蜡处理。每只小鼠的腹壁从左向右分3组打结:皮下组、肌层组和腹膜外间隙组。术后1周取材以线结为中心的全腹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线结周围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CD4、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IL-6的表达水平,测量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和面积(area)并计算出平均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OD=IOD/Area。Masson染色了解线结周围纤维化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ANOVA分析和student’s t检验。结果HE染色可见线结准确位于腹壁不同解剖学层次和位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线结周围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的表达、CD4分子表达、巨噬细胞浸润和IL-6表达情况,皮下组表达最明显,腹膜外间隙组表达最轻微,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asson染色显示,皮下组线结周围有较多胶原蛋白生成,而腹膜外间隙组线结周围胶原蛋白较少。结论传统丝线涂层降解后可诱导小鼠腹壁局部免疫应答,线结位于小鼠腹膜外间隙引起的炎症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血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动脉瘤夹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每组15只。两组均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分别取各组颈总动脉标本15段进行血管壁组织病理学损伤的比较。结果首次使用和反复使用组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均可见中层弹力板形变和内皮细胞脱落,反复使用组血管壁出现局部坏死伴发炎性反应。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血管壁总体损伤程度(U=87.00)和重度损伤率[6.7%(1/15)比26.7%(4/1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次使用与反复使用的永久动脉瘤夹均可引起血管壁急性损伤,动脉瘤夹反复使用可致血管壁局部坏死,术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血清Th1/Th2平衡及中缝背核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法分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方式的灌胃处理,7天后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和冰上取脑组织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4及IL-10,采用免疫组化观察GFAP、BDNF在中缝背核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和胃安神方组IFN-γ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IL-4含量无明显差异(P0. 05),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西泮组、和胃安神方组大鼠中脑中缝背核GFAP和BDNF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 MOD)值均显著升高(P0. 05,P0. 01;P0. 01,P0.05)。结论 GFAP、BDNF的表达增强和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可能是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李龙 《中外医疗》2016,(9):60-61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椎管内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成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使用单次脊麻(CS)、B组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C组使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对比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相比较于B组,A组与C组的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理想,阻滞完善;相比较A组与B组,C组在麻醉时间上可控性高,可弥补单次脊麻作用时间有限的问题,可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用药,允许更少的脊麻药量,避免平面过高和血压过低的发生率;3组给药方式对新生儿无影响,P>0.05.结论 在剖宫产的手术麻醉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助于镇静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麻醉满意度高、阻滞完善,麻醉时间可控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