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42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头痛(39例,92.9%)及发热(24例,57.1%)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也较为常见(各18例,42.9%).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4~419)个/mm3.脑脊液压力≥200 mmH2O 39例(92.9%).脑脊液蛋白定量0.4 (0.1~13.7) g/L,13例(31.0%)患者的脑脊液蛋白>2 g/L;糖为3.0 (0.1~4.7) mmoL/L;氯化物为117.0(102.3~125.1) mmoL/L;细胞数为12(0~56)×106/L,单核细胞占68.7 (0.0~100.0)%.总病死率为23.8%.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病理征阳性、较低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及尚未启动抗病毒治疗与较差的预后(死亡)显著相关(P<0.01).59.5%的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联合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76.0%,与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的疗效相当(P> 0.05).结论 对疑似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应及时行脑脊液检测及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降低隐球菌病病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基线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随访并初次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的成年HIV/AIDS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4例HIV/AIDS患者,其中男性1012例,女性82例,以30~44岁者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其中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达53.3%,其次为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28.9%)。肺部感染、PCP、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CMV视网膜炎和淋巴瘤的发生率在CD4<200个/μl组显著高于CD4≥200个/μ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机会性感染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CD4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密切观察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测CD4细胞,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机会性感染,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中,发热20例,头痛14例,意识改变12例;16例病人合并肺结核,6例合并其他HIV相关神经系统病变。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76个/mm3[四分位数间距(IQR):25.3~229.3],约41.7%的病人CD4细胞计数50个/mm3。仅在2例脑脊液标本中找到抗酸杆菌。总病死率为25.0%(6/24)。低基线CD4细胞计数、意识改变、脑脊液高蛋白含量和高白细胞数以及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与病死率显著相关。一线四联抗结核强化期治疗至少进行1年,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而由于耐受性无法选择一线四联治疗的病人病死率高。结论 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至少进行一年的一线四联抗结核强化期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68.
张美  张红  李旺泉  李群辉  吴昊  张宏伟 《北京医学》2016,(12):1286-1289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长期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换药原因.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543例免费抗HIV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每隔6个月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543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为36个月.总体依从率为98.0%,治疗90个月后患者的病毒载量在检测不到水平者占94.0%,CD4+T细胞计数由基线时161个/mm3增长到治疗90个月时437个/mm3(P<0.001).换药主要原因包括骨髓抑制、耐药、皮疹、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抗HIV治疗具有持久的良好效果,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妥善处理换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9.
HIV/AIDS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 方法 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人的病毒载量及CD 4T淋巴细胞. 结果 对接受HAART 12个月后的98例病人测定病毒载量,平均病毒载量为(2.03±0.17)log10拷贝/ml,其中53人(58.24%)治疗24个月后血浆中检测不到HIV.98例病人的CD 4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平均增高(197.27±51.71)个/μl(19~506个/μl);治疗2年以上者CD 4T淋巴细胞平均升高(235.92±77.45)个/μl.病人机会性感染得到明显控制,能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的比例,由治疗前的15.31%上升到治疗后的32.65%. 结论 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应及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