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抢救危重患者中,静脉输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静脉穿刺要求向心方向,但因慢性疾病长期输液或危重患者反复进行血管穿刺后,四肢静脉血管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输液困难.因此,在小儿头皮静脉逆行穿刺的启发下,我们对向心穿刺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采用手背静脉和足背静脉小血管逆行穿刺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Apelin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pelin在45例新鲜结直肠癌及36例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pe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pel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pelin在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Apeli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Apelin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研究认为捆绑带的使用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甚至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目的:观察3种不同宽度捆绑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髓内固定,分别在骨折部位加用3,6,9mm宽度的捆绑带固定,于固定后2,4,6周行大体观察、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宽度捆绑带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影响。结果与结论:固定后4,6周,6mm捆绑带组骨密度明显优于9mm捆绑带组(P〈0.05)。固定后4,6周9mm捆绑带组骨密度和固定后2,4,6周骨痂直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6mm捆绑带组新生骨小梁数量和成骨细胞数均多于其他两组。结果证实,保持相同的捆绑带束缚力条件下,6mm宽度的捆绑带固定对骨折愈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正>在医疗行业中,外科是最具"高科技、高风险、高难度"特征的专业科室,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是外科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承担抢救,手术的场所,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因此,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杜绝  相似文献   
15.
背景:到目前为止,多项研究已经对Sp1多态性对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做出了评估。有报道称这种多态性与骨密度降低和骨折有密切联系,但也有研究称未发现类似联系,这些结果导致了很大的争议。目的:通过仅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来评价Ⅰ型胶原α1 Sp1多态性对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数据库有关Ⅰ型胶原α1 Sp1对骨密度和骨折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合并效应值比值比(ORs)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并对异质性和偏倚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共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22项研究评价了Sp1多态性对骨折的影响,在5个基因模型中均可发现Sp1多态性与骨折危险性有关联,但在亚组分析中,仅在欧洲人群有类似结果。有13项研究评价了Sp1多态性对骨密度降低的影响,结果发现Sp1与骨密度降低有密切关系,亚组分析在欧洲和美洲人群中有类似结果,但是在亚洲人群中并无类似发现。总体来说,Ⅰ型胶原α1 Sp1多态性是骨折和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但也存在地区即地理性差异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有研究尝试将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局部,发现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修复,且局部应用效果优于全身应用。目的:评价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单一、完全断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 组,实验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术中将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明胶海绵环绕包裹于神经吻合处;对照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吻合神经处不予特殊处理。两组术后常规石膏固定,抗炎、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治疗。治疗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查,治疗后6个月进行神经损伤远端感觉、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感觉电位恢复14例,恢复率为78%;运动电位恢复15例,恢复率为83%。对照组感觉电位恢复10例,恢复率为57%;运动电位恢复12例,恢复率为66%。两组间感觉、运动电位恢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实验组17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15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8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跟距骨桥27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距骨桥形成机制、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7例跟距骨桥x线片进行观察。其中男18例,女9例,全部为单侧。结果不完全性跟距骨桥共16例,x线表现为跟、距关节内侧异常骨性突起间有一间隙,完全性跟距骨桥11例,在x表现为跟距关节内侧异常骨性突起呈骨性连接。结论认识跟距骨桥的X线征象,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视野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泥沙样微钙化13例(65%),仅见钙化灶而不伴有结节或肿块9例(45%);良性钙化2例(10%);未发现钙化灶5例(25%)。乳腺呈不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9例(45%)。有致密小结节影7例(35%)。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6例(30%).未见异常X线征象1例。结论 (1)泥沙样微细钙化仍是早期乳腺癌重要的诊断依据,甚至比直接征象(肿块)更具特异性。(2)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在排除炎症和手术史后,应考虑乳腺癌可能。(3)除恶性钙化外,大于两种间接征象并存时,应高度重视,予以进一步检查或短期复查。(4)对临床疑为小结节,如果X线征有边缘模糊或小角状突起时,应高度疑为恶性。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切口引流常用橡胶条或橡胶管,渗出液直接污染切口敷料,导致患者切口部位不舒适并因此而增加患者伤口感染的机会,如渗出较多时,凝血块易堵塞引流管而引起引流不畅,影响引流效果,妨碍伤口的愈合。为了预防上述现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简易负压引流装置,能有效的改善以上的弊端,经过临床应用,深受医患好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发生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计算机检索由建库至2019年11月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按拟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取中国人群TKA后发生PJI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相关危险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治疗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吸烟、术后放置引流)的合并优势比(OR)值和95%CI,分析各危险因素与TKA后发生PJI的关联强度。 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95%CI)由高到低依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OR=4.84,95%CI:1.87~12.49)、激素治疗史(OR=4.75,95%CI:2.84~7.93)、糖尿病(OR=2.57,95%CI:2.00~3.30)、手术时间(OR=2.19,95%CI:1.57~3.04)、术后放置引流(OR=2.09,95%CI:1.44~3.04)、吸烟(OR=1.76,95%CI:1.26~2.44)、术中出血量(OR=1.34,95%CI:1.06~1.70)。 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治疗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放置引流、吸烟、术中出血量均为TKA后PJI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与TKA后发生PJI的关系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