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时间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5个小组,即MCA02h,3h,4h,5h和6h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h和36h尾静脉给药;48h后计算大鼠存活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和脑梗死体积测定。结果①大鼠存活率:尼莫地平组存活率为53.3%(16/30只),对照组为40%(12/30只)。大鼠存活率提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MCA04h的大鼠神经功能尼莫地平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③脑组织血流量:尼莫地平组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大鼠脑血流量,尼莫地平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中MCA02h,3h和4h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梗死体积:尼莫地平组的犬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MCA02h组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最突出(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在2h-4h范围。  相似文献   
72.
目的调查社区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市选择约10万人口的自然人群,登记2003年1月—2004年12月该社区所有新发或复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卒中患者PSD患病情况。共登记380例卒中患者,其中276例符合入选标准并有完整资料,平均年龄(67.5±8.2)岁,卒中病程中位数为11.5个月。结果PSD总患病率为65.2%(180/276),其中轻、中、重度PSD分别占45.0%、47.2%和7.8%。卒中后6个月内、6~18个月、18个月以上的PSD患病率分别是66.2%、60.2%和73.9%,卒中后6个月内重度PSD患病率最高,达12.3%。PSD患病与左利手、在区县级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依赖、认知功能异常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卒中病程、卒中发作次数、高血压或心脏病史无显著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仅左利手与PSD患病相关。结论60%以上的社区卒中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PSD,PSD与在区县级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认知功能异常、左利手相关。对于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卒中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3.
患者男,42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肢体抽搐10个月,再次发作于2012年1月12日第三次住院。患者于2011年3月18日突发意识不清、肢体抽搐,持续约2min,自行恢复意识,醒后不能回忆发病当时情况,偶有头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双眼视物模糊,于3月19日作磁共振检查,报告为脑灰白质分布正常、界面清晰,两侧脑室旁白质可见少量点状长他长T1信号,DWI序列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病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下颌第二前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SP)及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FM)两种不同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髓麻醉效果,以明确下颌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的作用机制以及性别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5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用交叉设计,按随机顺序用1.7 m L肾上腺浓度为1:100 000的4%阿替卡因分两次进行SP及FM两种麻醉,30 min内每隔5分钟采用牙髓活力测定仪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SP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4%、64%、48%,而使用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6%、52%、54%。相同牙位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P只有第二前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与FM这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一致的,SP及FM在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麻醉成功率没有差别,阿替卡因颊侧局部浸润麻醉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老年患者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OSAS患者32例(OSAS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OSAS合并冠心病患者35例(OSAS合并CHD组),对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和氧减饱和指数(ODI)进行监测分析,并测定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浆内皮素(ET )、一氧化氮(NO )及 ET/NO比值。【结果】与OSAS合并CHD组患者对比,OSAS组患者的ODI、AHI、最低SpO2及平均SpO2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与OSAS合并CHD组对比,OSAS组患者的 ET 及 NO/ET 显著降低, NO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OSAS合并CHD老年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OSAS老年及合并CHD患者应关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骨科无菌手术的效果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切口感染者23例,并针对手术室护理措施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8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23例出现切口感染,约为21.30%。其有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以及接台手术。23例患者通过对症治疗及手术室护理干预以后,均痊愈出院,没有感染加重的病例。结论: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能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促进术后的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索阿昔洛韦(ACV)对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将HTFs分为ACV处理组和空白组;CCK8检测不同浓度梯度下的细胞增殖速率,划痕实验检测HTFs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TFs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ACV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1.125、2.25、3.375、4.5mmol/L)HTFs增殖速率显著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4.5mmol/L ACV处理组划痕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05),细胞周期G0/G1期峰值升高(P=0.0011),S期下降(P=0.0006),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阿昔洛韦可以通过阻滞HTFs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TFs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8.
脑缺血后适应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MMP-9的关系。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h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48h后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程度;4h、8h、24h、48h后免疫组化定位定量MMP-9水平。结果:缺血后适应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水肿程度、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各时间点后适应组大鼠基底节区MMP-9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梗死侧皮层MMP-9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缺血后适应能减少脑缺血后MMP-9的表达,缩小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改善术后神经功能。MMP-9下调可能是缺血后适应脑保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基础值和溶栓后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溶栓前后以及与健康对照组血浆MMP-9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MMP-9水平比对照组和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MMP-9水平较溶栓前有显著增加(P<0.05),与无出血患者相比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溶栓后完全再通患者MMP-9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可能激活了MMP-9,增加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并且MMP-9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对干眼的影响。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3—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1例202眼,其中糖尿病病程≤5年的有51例102眼(B组),病程>5年的有50例100眼(C组),另外收集同期无糖尿病健康体检者49例98眼(A组),对比测量各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比较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之间干眼指标的差异。结果ABC 3组的F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UT为(6.99±2.15)s,B组为(6.86±2.03)s,C组为(5.97±1.56)s,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vsC)=0.006,P(BvsC)=0.006);A组SIt为(7.4±1.8)mm,B组为(7.0±4.0)mm,C组为(5.9±2.4)mm,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vsC)=0.009,P(BvsC)=0.032)。结论糖尿病干眼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当糖尿病病程>5年时,患者的干眼相关指标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