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医药卫生   16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部本科毕业护士与医生的合作态度,分析二者差异,为营造良好的医护合作氛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对某三甲医院住院部96名护理本科毕业护士及52名医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本科毕业护士与住院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均较高,医护合作态度积极.本科毕业护士在条目“医护之间有很多重叠的职责”得分低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医生的权利”维度,护士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医疗与护理工作内容”及“护士的自主权”总分上表现出较高一致性.结论 护士和医生之间的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是积极的,多数护士认为医护工作中有很多的职责是共同的,但是彼此在工作中的沟通还不够理想.可通过医护整体查房、病案讨论等方式增加医护间沟通,加强医护人员团队合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医护合作氛围.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的原因,总结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胃癌手术病人术后行鼻肠管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出现鼻肠管堵塞,发生率为8.82%,其中鼻肠管打折1例,营养液阻塞2例.[结论]鼻肠管打折、营养液阻塞是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常见原因;妥善固定鼻肠管、避免营养液过于黏稠、预防营养液沉淀可有效减少鼻肠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综述了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对我国此类病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局部利多卡因凝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是否有相同效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0月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T组(局部给药组),2%利多卡因凝胶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1组(静脉给药组),普通水溶性润滑剂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2%利多卡因1.5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静脉注射;C组(对照组),普通水溶性润滑剂涂抹于喉罩罩杯的双面,同时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记录喉罩置入前,置入即刻,置入后1、3、5min,以及拔除喉罩前1min,拔除即刻,拔除后1、3、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除喉罩前后并发症。结果3组置入和拔出喉罩时MAP、HR无明显变化(P〉0.05)。T组和I组MAP在喉罩置入后1min和拔出即刻、1min、3min、5min明显低于C组(P〈0.05)。拔除喉罩后3组均无喉痉挛和吞咽困难发生,咽痛、干呕并发症发生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凝胶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喉罩使用过程中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具有相同效应。  相似文献   
75.
李晓玲  朱旅云 《临床医学》2006,26(10):85-86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早期血管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8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留尿测定尿UAER,并根据UAER分为两组,同时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组间比较,对两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与尿UAE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相关。结论尿UAER增高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5只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钡溶液制备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苓桂术甘汤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苓桂术甘汤组大鼠采用苓桂术甘汤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接受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2次/d,均干预4周。采用心电图检验大鼠造模成功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大鼠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HO-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组GSH和GST含量较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高,Nrf2、HO-1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组大鼠的GSH和GST含量较高,心肌细胞凋亡率较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大鼠的GSH和GST含量较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高(P0.05)。模型对照组心肌组织水肿、充血严重,肌束紊乱,心肌细胞间隙增宽;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组心肌组织水肿、肌束及心肌细胞间隙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组大鼠Nrf2、HO-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苓桂术甘汤组大鼠Nrf2、HO-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低(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发挥对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后的血脑屏障(BBB)、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亚低温+脑出血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伊文思蓝浓度测定BBB通透性、脑水含量(干湿重法),观察各组大鼠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免疫组化法)。结果脑出血24 h后BBB通透性开始增加,72 h达高峰,7 d后开始下降,其变化趋势与脑水含量及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一致。亚低温+脑出血组的BBB通透性、脑水含量及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表达均低于脑出血组。结论脑出血后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与BBB内皮细胞Rho激酶Ⅱ的高表达有关;亚低温可以通过减少其表达来减轻BBB通透性的增加,减轻脑水肿,进一步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78.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及其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密不可分。胸腺生发中心(GC)的发现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意义重大,源于GC的Tfh细胞是辅助B细胞迁移、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高亲和力抗体的主要效应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报道Tfh细胞参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病理过程;同时,靶向或被动转移Tfh细胞的治疗策略及临床试验已成为相关研究热点。本综述围绕Tfh细胞的表型、分化与调节及其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一期序贯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心肾功能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及可能的固有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3月 ~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住院、术中使用止血带的一期序贯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5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术前24 h及术后4 h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和中性粒...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30例NB患儿、20例肾母细胞瘤(WT)及横纹肌肉瘤(RB)患儿,以及20例正常儿童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30例初诊NB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升高,为(87.5 ± 69.5)ng/ml,30例初诊WT及RB患儿血清NSE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为(6.30 ± 3.30)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Ⅲ、Ⅳ期NB患儿血清NSE较Ⅰ、Ⅱ期增高;经2个疗程强化疗后,NB患儿血清NSE水平[(12.8 ± 4.20)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复发的7例血清NSE水平均升高,为(54.9 ± 34.8)ng/ml,无复发的23例患儿血清NSE为(12.0 ± 4.0)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SE测定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及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